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瓦尔喀部

瓦尔喀部

明东海女真三部之一。以居瓦尔喀河得名。分长白山瓦尔喀与东海瓦尔喀。凡分布瓦尔喀河至鸭绿江一带,即今桓仁、通化,辑安等地者,为长白山瓦尔喀。图们江及珲春以北者,为东海瓦尔喀。明中叶以后,居地北达乌苏里江,尼满河(前苏联伊曼河)、额赫库伦(英门河沿岸)一带,南界瓦尔喀河入鸭绿江沿岸,东抵东海岸,自僧库勒河以南,整个锡霍特山东西两麓,直至英门河、鄂霍尔克海。以渔猎经济为主。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努尔哈赤派人攻打瓦尔喀安楚拉库、内河路。三十五年(1607),招服赫席赫、鄂谟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域内还有蜚悠城(吉林珲春县三家子高丽城村)、孙札泰城(吉林府东)、郭多城(吉林府东)、俄谟城(吉林府东30里)、伏尔哈城(吉林府北30里)。明时,其中心部落是毛怜卫女真。清代有赫哲、库尔喀、乌德赫、奇勒尔、费雅喀、朝鲜、鄂伦春等族居其地。编入满洲旗籍,成为满族民族共同体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 蒙古译语

    汉、蒙语词对照词书。纂成于元代,不著撰人姓名。顺帝至元六年(1340)刊本题为《至元译语》。收于《事林广记》续集卷8者为常见本。全书录有535个汉语词汇,下附相应的音写的蒙古语词。分天文、地理、人事、

  • 多沙阿波起义

    云南红河地区哈尼、彝、傣、苗、汉各族人民反土司斗争。1918年,在云南猛弄(今元阳县境)和猛丁(今金平县境)两土司境内,爆发的以哈尼族为主联合各族农民、农奴反土司的武装起义。先是,因各族人民不堪土司的

  • 显道

    西夏景宗李元昊正式建元前使用的年号。本宋朝明道年号,因避父李德明讳改。1032—1034年,凡3年。

  • 民和

    县名。在青海省东北部、湟水和大通河汇流地区,邻接甘肃省。先秦乃羌戎之地。秦为陇西郡辖境的西北塞外。汉属允吾、浩门2县。隋属湟水县。唐永徽年间(650—655),分属龙支、湟水和米川3县,后归吐蕃。宋归

  • 西夏国志

    书名。清洪亮吉撰。清张之洞《书目答问》称16卷,未见传本。《清朝续文献通考·经籍考九》及《清史稿·艺文志二》有著录。丁晏《西夏书事》跋与民国胡玉缙《西夏纪》序都称此书未成。

  • 达伙

    佤语音译,“达”意为“长者”,“伙”即“居住房舍”。俗称“衙门”。旧时云南沧源班洪地区(亦称“班洪部落”)最高统治者即“班洪王”及协助其办事的近亲所居住的地方。后来逐渐变为对“班洪王”的近亲“臣僚”的

  • 孛罗不花

    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镇南王※脱欢孙,脱不花子。泰定二年(1325),父卒,年幼,以叔父帖木儿不花袭王位。天历二年(1329),袭父爵,镇扬州。至正七年(1347),奉命平定集庆起义军,继与叔父威

  • 班班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境。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蕃国朝贡仪,将其列入全国可按定例朝贡的30长官司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与松潘地区其他1

  • 滇行日录

    书名。清王昶(字德甫,号述庵,又号阑泉,江苏青浦人)撰。作者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十月初十由北京启程,三十四年三月初五抵腾越(今云南腾冲)。记所见闻,书中山川崖谷之奇,花草景物之胜,杂以缅事传闻,

  • 耶律图鲁窘

    ?—947契丹开国初期臣将。早年名徒离骨,字阿鲁隐。契丹族。为肃祖曾孙(一作五世孙),五院部夷离堇(军事首领)敌鲁古子。骁勇而有谋略。太宗天显十一年(936)九月,父南下伐后唐殁于兵,受诏袭父职,并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