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班超

班超

32—102

东汉名将。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史学家班彪子。东汉永平五年(公元62年),与母随兄班固至洛阳。初为兰台令史,后被免。十六年(公元73年),从奉车都尉窦固北征匈奴贵族,任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今巴里坤湖),有功。旋奉命率吏士36人赴西域,攻杀匈奴派驻鄯善的使者,使鄯善王纳子为质。后又迫使于阗王广德诛匈奴监护使者,归服汉朝。西域南道诸国纷纷遣使通好。升军司马。次年,西进疏勒,废黜亲附匈奴的疏勒王兜题(龟兹人),另立故疏勒王成兄子忠为王。十八年(公元75年),与疏勒王忠坚守槃橐城拒击龟兹、姑墨、焉耆进犯。章帝初,北匈奴在西域反扑,车师、焉耆等国乘机叛离,超被召还,至于阗,受当地人挽留,复北上,还疏勒。建初三年(公元78年),率疏勒、于阗、拘弥、康居兵万余人攻匈奴控制之姑墨石城。五年(公元80年),与徐干所率援军击败反叛的疏勒都尉番辰。八年(公元83年),升将兵长史。从章和元年(公元87年)至永元六年(公元94年),南破莎车,北弱龟兹,征讨焉耆、尉犁、危须,采取“坚壁清野”之法,击退月氏的进攻,并与乌孙联得联系。保护了西域各族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威震西域。永元三年(公元91年),龟兹、姑墨、温宿等皆臣属于汉,遂受命任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各国,驻龟兹它乾城。七年(公元95年),封定远侯,后人称其为“班定远”。在西域先后达31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至条支的西海(今波斯湾)而还。十四年(102)八月,返洛阳,拜射声校尉。九月,病卒。其子班勇继承父业,再通西域。班氏父子为开通西域,密切汉族和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作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 后汉高祖

    见“刘知远”(863页)。

  • 吾离

    春秋时※姜戎首领。鲁僖公二十二年(前638),秦逼诸戎,晋惠公诱其率所部由瓜州(陕西秦岭西陇山地区)迁至晋南鄙,除荆棘,驱野兽,为晋国荒地的开辟、国力的强盛作出重大贡献。

  • 古族名。亚洲中南半岛与中国云南边境相邻地区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缅甸东部掸邦,部分在克钦邦等地,少数居泰国。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操掸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与中国的傣族,泰国的泰族有渊源关系。据公元初文

  • 孟密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成化二十年(1484),析木邦地置孟密安抚司。万历十三年(1585),升为宣抚司。据《天启滇志》载:成化(1465—1487)间,夷目思歪据宝井叛,木邦占夺其地,都御史程宗奏设猛密安抚

  • 胡兰

    ?—164东汉长沙武陵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之一。桂阳(今湖南郴县)人。详见“长沙武陵蛮起义”(371页)。

  • 卡什刻

    赫哲族男子传统衣服的一种。赫哲语音译,意为“狍皮大衣”。亦作“卡日其卡”。今内蒙古、黑龙江境内的鄂温克、鄂伦春和赫哲等族过去皆穿狍皮大衣,然各族称呼不一,制作也稍有差异。赫哲族以5—6张狍皮制作,长过

  • 汉帮

    明清时对康藏地区经营茶叶贸易汉族商人的总称。多为陕西人。主要分布于雅安、荥经、天全、名山、邛崃等处。除茶叶外,也兼贩毛皮、药材、烟草、牲畜、布匹、丝绸等农牧产品和手工业品。始于元代,后渐增多。四川商人

  • 黑喇嘛

    蒙古地区对在家修行的喇嘛的俗称。凡俗家鳏夫寡妇,老后祝发,不入寺庙,不穿僧衣,不习经典,且专程皈佛,念珠诵号,心志亦虔者,通称之为“黑喇嘛”。清朝政府规定寺庙喇嘛的定额,对在册采取“度牒”的喇嘛,按规

  • 咄罗

    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出自大贺氏族。史载武德六年(623)曾向唐献名马、丰貂,以示友好。时契丹析为8部,拥兵4万,部之酋长,号称大人,平时牧猎,各部自行,凡调发攻战或国有灾疾则8部聚议,常推一大人建旗

  • 辛衮

    契丹语官名。为地方官。据《辽史·百官志》,地方组织※弥里(相当于“乡”,或更下一级单位)置此职,为其长官;《国语解》载稍异,称:“※石烈(相当于“县”)官之长。”(《百官志》载石烈长官为※夷离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