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玛沙文
云南维西县拉普乡纳西族流行的一种“字”。该地纳西族自称“玛丽玛沙”(即“木里么些”),故名。传说他们是从“妹里拉塔”(木里左所)迁来,至今有八九代,所操语言属纳西东部方言。他们在东巴象形文字中采用了1000个左右的字符,记录自己的方言,作简单的记事、记帐和通讯之用。共有99个字母,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节。据研究,在105个字中,直接借用纳西象形文的总共有81个之多,所以不能认为是一种独立的文字。
云南维西县拉普乡纳西族流行的一种“字”。该地纳西族自称“玛丽玛沙”(即“木里么些”),故名。传说他们是从“妹里拉塔”(木里左所)迁来,至今有八九代,所操语言属纳西东部方言。他们在东巴象形文字中采用了1000个左右的字符,记录自己的方言,作简单的记事、记帐和通讯之用。共有99个字母,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节。据研究,在105个字中,直接借用纳西象形文的总共有81个之多,所以不能认为是一种独立的文字。
1680—1737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亦作却吉嘉措。青海佑宁寺土观呼图克图二世。土族。初在郭隆寺学经成名。康熙四十五年(1706),任该寺法台,为三世章嘉若为多尔吉和三世松布盖西班觉之师。五十四
①亦称峒民。参见“峒丁”(1646页)、“峒僚” (1646页)。 ②诗篇。唐柳宗元(773—819)撰。内容描述柳州壮族先民日常衣食住行及文身、鸡卜习俗。载《河东先生集》卷40。
见“完颜亮”(1145页)。
金代以八十为陌(一百)的用钱法。大定二十年(1180),金修建上京内所,购买民间物资,经常不立即付钱,付钱时也以八十当一百。民间称此不足一百而当一百的“省陌钱”为“短钱”。官府用钱则足百,称为“长钱”
?—1755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姓博尔济吉特。西藏※拉藏汗长子噶尔丹丹衷之子,阿睦尔撒纳胞兄。自幼滞居准噶尔,驻牧塔尔巴哈台一带。乾隆十五年(1750),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被杀,偕阿睦尔撒纳、达瓦
蒙古语音译,又作“客失克”,汉译“宿卫”。蒙元时期护卫军或禁卫军,《元史·兵志》:“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宿卫者,天子之禁兵也”。宋嘉泰四年(1204),铁木真(成吉思汗)出征乃蛮部前始置,初设
即“杨奇鲲”(974页)。
1893—1938近代新闻家。名学庸,字仲儒、笔名髯公。直隶武清(今属天津市)人。回族。幼读私塾,学习孔孟。1920年经法国人地柏义介绍,到天津法租工部局任侦探长。1924年与段松坡、薛月楼创办《新天
辽代大臣。字涅鲁衮。契丹族。为六院部郎君褭古直之后。史载其沉厚多智,有任重才。然年40尚未入仕。辽太宗时,会同年间,始为边部令稳。穆宗时,应历二年(952)三月,升南院大王。任内有政绩,均赋役,劝耕稼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西北部。牧地东界喀尔喀右翼旗,西界乌喇特旗,南界归化城土默特,北界大漠。元属大同路,明入蒙古。天聪七年(1633),首领车根率众归附后金。康熙三年(1664)授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