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独孤部

独孤部

晋代匈奴诸部之一。魏晋时,匈奴已不能构成一个整体,分解或与他族融合产生众多的部,独孤为其一。晋武帝时,依附拓跋部所建代国。太元元年(376),代国败亡后,在首领※刘库仁率领下归服前秦苻坚。九年,库仁率众战后燕慕容垂,被慕容文袭杀,弟※刘眷继立。次年,相继破贺兰部于善无(今山西右玉县南),败柔然于意亲山(今内蒙古二连浩特西南)。不久,库仁子※刘显杀眷自立。十一年,部分部众在奴真率领下附北魏拓跋珪。十二年,显为拓跋珪败于弥泽(今山西朔县西南),弟※刘亢埿投后燕,部众被徙中山(治今河北定县)。二十一年,为拓跋珪所败,被杀,部众被置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猜你喜欢

  • 凉州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陇右地区的军政机构。高祖武德七年(624),以凉州总管府改置,督凉、肃、甘、肃、瓜、沙、伊、芳、文8州。太宗贞观元年(627),废为神乌县。高宗总章元年(668)复置。咸亨元年(670),升

  • 和姓

    旧时云南丽江纳西族平民姓氏。具有平民等级称谓的性质。洪武十五年(1382),丽江土知府木得(阿甲阿得)率众附明,钦赐木姓。从此统治集团中的世袭贵族便以木为姓。把被统治人民称为“和姓”,故有“四郡齐民一

  • 乌罗护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亦称乌罗浑国(一说其与乌罗浑为两个不同民族)。来源于北魏时的乌洛侯。《旧唐书》称其在※和解部之东,具体所在众说纷纭:或说在今大兴安岭东侧,北至黑龙江省讷河县,南到齐齐哈尔市的嫩江两岸

  • 伊利克

    突厥语称号。其品级次汗一等,意为“王”。如12世纪30年代,※东部喀喇汗王朝首都巴拉沙衮(今中亚楚河畔碎叶城东)为西辽※耶律大石所占据,其汗伊卜拉欣被降封为“土库曼伊利克”,意为“土库曼王”,成为西辽

  • 婆里

    见“剖阿里”(1905页)。

  • 喀尔喀车臣汗部右翼前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萨喇克河接车臣汗旗界,西至喀喇诺尔接本部右翼中右旗界,南至喀喇莽鼐接车臣汗旗界,北至昭莫多接本部中后旗界。有佐领一个半。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硕垒

  • 怀塔布

    ?—1900清末大臣。满洲正蓝旗人。叶赫那拉氏。字绍光。大学士瑞麟子。荫生出身。咸丰间,因捐输军饷由员外郎奖知府。光绪九年(1883),任泰宁镇总兵兼总管内务府大臣,深得慈禧倚信,是“后党”重要成员。

  • 高车六种

    魏晋南北朝时期高车(敕勒)联盟成员。据《魏书·高车传》载,即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一说其主要游牧于漠北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一带。其中护骨氏(即纥骨氏)早在3世纪末已经有相当部

  • 叭竜横

    清代攸乐(基诺)土目。基诺族(一说傣族)。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在攸乐山设同知。十年裁撤,由车里宣慰使刀绍文及各土弁“公保”其为土目。管村塞32 (一说36),辖区东至蛮海(亚来)120里,南至

  • 冀中区回民抗战建国联合总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救国组织。1938年3月18日,冀中十余县“回民抗日救国会”代表及冀中军区回民总队代表,在河北省任邱县举行的冀中区第一次回民代表大会上决议成立。刘文正、马玉槐等13人为执行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