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独乐寺

独乐寺

俗称大佛寺。契丹时期重建的著名佛寺。位于今天津蓟县城西西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时期无考,建筑学专家梁思成以为“至迟亦在唐初。”(《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现存主要建筑山门与观音阁为辽圣宗统和二年(984)所建。山门高10米,面阔16.63米,为单檐庑殿式。因台基低,斗拱大,出檐深远,脊端鸱尾形制遒劲,给人以庄严稳固之感。两侧为高4.5米的护承力士塑像。过山门则是主体建筑观音阁,高22.5米,面阔20.23米。外观两层,有腰檐平座;实为三层,中间有一结构暗层。斗拱复杂,有24种式样。外檐柱头出四跳,显示出建筑物的挺拨高昂;内伸至三架梁下,用杠杆原理减轻檐头承重,反映出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梁氏称:“实为研究我国建筑演变之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建阁以来,历经20余次地震,《宋史·五行志》:“嘉祐二年(1057),雄州北界幽州大地震,大坏城廓。”《元史·五行志》:“至正十六年(1356)春,蓟州地震,凡十日,领四县亦如之。”《蓟州志》:康熙十八年(1886),平谷、三河一带发生八级地震,县城内“官廨民舍无一存,阁独不圯。”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蓟县,城内白塔震裂,水塔倾倒,此阁安然无恙。足见其结构稳定与牢固。阁内立有一高16米的观音菩萨塑像,直通三层,为我国现存最大古泥塑之一。因其头上尚有10个小头像,故称十一面观音。两侧胁侍菩萨等姿态优美,亲切感人,为典型契丹时代塑像。

猜你喜欢

  • 胡都须

    汉代匈奴部落名。见“屈兰”(1545页)。

  • 移辇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名。属天祚皇帝※永昌宫。

  • 罗常培

    1899—1958中国语言学家。字莘田,号恬庵。祖籍吉林宁古塔。满族。萨克达氏。隶正黄旗军籍,萨氏后裔分出罗、老、苍三姓,其出自三姓中之罗姓。后随满族入关,其父于宣统末年曾任宣武门城门吏(又称门领)。

  • 帖古迭儿

    ?—1284伊儿汗国第三代汗。又称阿合马。※旭烈兀汗第七子,※阿八哈汗弟。忽推哈敦所生。元至元十九年(1282),父死后,自谷儿只奔丧。时诸王分成三派,互争汗位,他以王族中之年长者身份,被推举为汗。热

  • 阐波

    参见“阐”(2105页)。

  • 额者库哈番

    见“额者库”(2531页)。

  • 八邦寺

    噶玛噶举派(白教)寺庙。又称“土登清可领”、乾隆时称“巴尔绷寺”。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东南八乌乡八邦村。约宋宁宗时,都松钦巴将噶举派自西藏传入康区,元、明两代得以发展。第一代活佛德格土司之弟斯

  • 普化帖木儿

    ?—1364元朝大臣。又译普化铁木儿、普化帖睦尔。答鲁乃蛮氏。字兼善。行台御史大夫帖木哥之子。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二十一年,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二十四年,因拒为张士诚请封吴

  • 安顺府

    行政区划名。明置。元为普定府,后改普定路,属云南。明洪武(1368—1398)初为普定府。十六年(1383),改为安顺州,隶四川。正统三年(1438),改属贵州。万历(1573—1620)时改军民府,

  • 翟梨里

    约1674—1759清代新疆维吾尔族诗人。一译翟里力、翟黎里。本名穆罕默德·斯迪克。原籍叶尔羌(今莎车)。出身贫苦。年青时就创作了许多诗歌,被编成《翟梨里诗集》。信仰伊禅教派,曾到阿图什萨图克麻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