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爨僰军

爨僰军

元代云南土兵。简写作“寸白军”。南宋宝祐二年(蒙哥汗四年,大理国段兴智天定三年,1254),忽必烈、兀良合台率蒙古军灭大理国。翌年,以当地僰(今白族)、爨(今彝族)组成该军,有兵数万,仍由降臣段兴智、段福、段实(信苴日)等统领,协助兀良合台平定未附少数民族诸部。六年(1258),该军2万人(一说万人)作先锋,助兀良合台攻入宋内地,“攻降交趾”(指五岭以南地区),复北上直抵潭州(今湖南湘潭),大败宋军,至鄂州(今武汉)与忽必烈大军会合。两年后始返云南,部分流落在长江流域,定居于湖南省桑植县,与土家族等杂居。“至元七年(1270),改中庆路达鲁花赤兼管爨僰军”(《元史·爱鲁传)。此后成为不出戍地方的“乡兵”,从事军屯。据《元史·兵志》载,元初云南有爨僰军屯户3千余,主要分布在滇中和滇西等地。

猜你喜欢

  • 塔本集赛

    蒙古语音译,“塔本”意为“五”。“集赛”,为“轮番供值”之意,指供养喇嘛之5鄂拓克,即:阿克把(又称噶克布)、赉吗里木、杜尔把、推素隆、伊克胡拉尔。由宰桑统领。主要驻牧于斋尔、绰尔、尼楚滚、布古图、达

  • 寿山

    1860—1900清末将领。汉军正白旗人。袁氏。吉林将军富明阿子。光绪二十年(1894),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进犯中国辽东,自请从军,任镇边军步队统领,数与敌战,攻克草河、草河岭、连山关等地。与日

  • 仁蚌巴

    明代西藏地方封建势力首领名。帕主噶举派家臣南喀杰波在后藏仁蚌地区为官。势力日盛,与帕主分庭抗礼,成为仁蚌地区实力派,因久居仁蚌地区,遂被称为仁蚌巴。意为“仁蚌地区人”。藏史多以地方势力的居住地称其首领

  • 郢王

    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世宗第三子完颜永功(本名宋葛)受封。永功涉书史,好书画。大定二十五年(1185),判大宗正事,以修书与彰国军节度使为所识应州僧人请托,有过,解职。未几,复职。后又以曲庇家奴,改判

  • 萧敌烈

    ①辽代将领。契丹族。辽穆宗朝入仕,累官彰国军节度使。时辽联北汉,抗后周。应历四年(954)春,联军为周世宗败于高平(今山西高平),五月,北汉忻州(今山西忻县)、代州(今山西代县)叛,欲降后周。他奉命救

  • 泽旺

    清代小金川土司。藏族。金川土司汤鹏之子。乾隆七年(1742),袭职。大金川莎罗奔为夺小金川地,以女阿扣妻之,次年,复以兵围攻,夺取印信,据其土地,经四川总督檄谕始归还所掠。后其妻阿扣私通良尔吉,土司印

  • 七月半节

    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布依族地区。主要内容是祭祀祖先。多数地区从夏历七月七日迎接祖先的灵魂回家,之后每天早晚祭祀;至七月十四日,杀鸡、宰鸭、备肉,举行“烧包”仪式,将白纸剪成的纸钱、纸银、纸牛

  • 阿美人

    台湾高山族一支。人口十二万(1975年)。其祖先原散布于台湾东部峡谷、平原的南北两端,即秀姑峦溪口与恒春地域,后逐步向台东海岸区迁移,形成北、中、南三个聚居群,现分属花莲县的丰滨、玉里、富里、寿丰、光

  • 王兀堂

    明代建州女真首领。又作王乌塔。女真族。驻牧于辽东叆阳堡东250里(今辽宁桓仁、宽甸境内),通市于叆阳。嘉靖(1522—1566)末年,忠于明廷,奉约惟谨,受封都督。以建州右卫都指挥王杲发难。劫杀孤山修

  • 窝集屯河所

    见“兀者屯河千户所” (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