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炒花

炒花

明代蒙古内喀尔喀五部领主。蒙文史籍称舒哈克卓哩克图鸿台吉,汉籍亦译作粆花、炒哈、抄花,或称洪巴图鲁、叶赫巴图鲁、爪儿图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六子※阿尔楚博罗特孙,※虎喇哈赤第五子。嘉靖(1522—1566)末年,随父兄南下,入据福余卫故地,驻牧于广宁东北辽河河套一带。史称其部为“炒花五大营”。隆庆时(1567—1572),势弱,多随兄速把亥行动,攻略明广宁地区,并一度与察哈尔部仇杀。万历(1573—1620)初,势力渐强,与速把亥、黑石炭、董忽力等屡攻明辽东地区,多被明将李成梁击败。万历十年(1582),因速把亥被明军射死,遂联合察哈尔等部,为兄报仇。同期又与海西女真发生冲突。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兴起后,双方发生对抗,与明朝关系趋和。万历四十三年(1615),与明朝在辽东马市、木市进行贸易。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1619),因侄孙宰赛部为努尔哈赤攻破,势孤,被迫与后金结盟,针对明朝。不久背盟,与明通和,共抗后金。天启六年(天命十一年,1626),复被后金击破,内喀尔喀五部亦被征服。

猜你喜欢

  • 达旺搭措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非常设会议之一。19世纪中叶设置。在※达旺住哲基础上增加※三十二措(定)的头人共同组成。决议涉及整个门隅地区利害关系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使之统一认识,协调行动。

  • 屠耆单于

    ?—前56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名薄胥堂。※握衍朐鞮单于从兄。原为匈奴日逐王。宣帝神爵四年(前58)冬,为左大且渠都隆奇等拥立为单于。发兵东袭呼韩邪单于,使呼韩邪兵败出走。命二子都涂吾西与姑瞀楼头留驻

  • 阿剌罕

    1233—1281元朝大将。又译阿里罕。蒙古札剌儿氏。※也柳干子。袭父职,为诸翼蒙古军马都元帅。宪宗九年(1259),随忽必烈围宋鄂州(今武昌)。世祖中统二年(1261)从帝大败叛王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

  • 虎方

    即“徐夷”(1893页)。

  • 蒙文启蒙诠释

    全称《蒙文启蒙诠释正字苍天如意珠》,亦称《鄂突尔贵麻尼》或简称《蒙文启蒙》。以正字法为主的蒙古语语法著作。内蒙古乌珠穆沁旗人莫洛木拉布金巴·丹金达格巴根据早期蒙古著名语言学家搠思吉斡节尔同名著作撰著。

  • 格育雅古

    门巴族民间木制餐具。门巴语音译,意为“敞口木碗”。其分侈口鼓腹和直口弧壁两种器型,均为矮圆柱形足、平底。由当地工匠采用青杠、米柳、杜鹃花等质地坚硕的树根、茎,经砍切成圆段坨,高温煮、晒干、车床凿创外壁

  • 泼喜

    西夏军队中的炮手。战时设旋风炮于骆驼鞍上,发射拳头大小的石头。

  • 扎哈卫

    见“者哈卫”(1348页)。

  • 萨剌德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军事首领。姓耶律。迭剌部人。生于祖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为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曾祖父。曾任迭剌部夷离堇,掌兵马,主刑辟,握部落联盟实权。在任时,“尝与黄室韦挑战,矢贯数札”

  • 人质制度

    又称“坐质”或“坐班”制度。明、清、民国时期四川凉山彝族等地区实行的一种反动统治制度。明、清、民国时期,当地统治者命令彝族(主要是黑彝)各家支头人或亲属到府、州、县城去坐牢当人质,三个月、半年或一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