潳山蛮
汉代对南郡潳山地区少数民族的称呼。又泛称南郡蛮。与※廪君蛮或※槃瓠蛮关系密切。分布在荆山,今湖北南漳一带。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雷迁等率领下举兵,后被汉武威将军刘尚所率万余汉军所破,族人7千余口被迁至江夏,后称※江夏蛮,宋时称沔中蛮。其后裔分别与汉、土家、苗等民族融合。
汉代对南郡潳山地区少数民族的称呼。又泛称南郡蛮。与※廪君蛮或※槃瓠蛮关系密切。分布在荆山,今湖北南漳一带。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雷迁等率领下举兵,后被汉武威将军刘尚所率万余汉军所破,族人7千余口被迁至江夏,后称※江夏蛮,宋时称沔中蛮。其后裔分别与汉、土家、苗等民族融合。
1799—1865清代四川中瞻对土司。出生于瞻对切依地方之瓦达寨,号称“布鲁曼”(意“瞎子娃娃”)。藏族。土司罗布七力之子。继父业扩张势力。嘉庆(1796—1820)末年,袭扰炉霍土司及上、下瞻对。遭
蒙古语对河流的称呼。清代汉籍文献中多用此称。如伊犁郭勒、吹郭勒、图斯郭勒、塔拉斯郭勒等是。大都原为蒙古各部驻牧地。小河则称为“布拉克”。参见“布拉克”(465页)。
1327—1366明开国前将领。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回族。元至正十四年(1354)于濠(今安徽凤阳东)归顺朱元璋,授万户。曾在洪山寨(今安徽毫县西南)以百骑破敌7千。从克滁(今安徽滁县)、和(今安
清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克什克腾氏。世居巴宇特地方。崇德八年(1643),随军征明,攻安肃县,奋勇先登,遂克其城,因功赐“巴图鲁”名号,授牛录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成吉思汗二年(1201),为术赤招降。
见“毗加可汗”(1649页)。
?—约1320元朝宗王。又译兀都不花。蒙古孛儿只斤氏。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庶长子,英宗※硕德八刺异母兄。深受祖母兴圣太后钟爱,欲立为东宫太子,未果。仁宗延祐二年(1315),封安王,出镇和林(今蒙古国
古城遗址。位于今新疆伊宁县阿热吾斯塘乡布拉克把什村北200米处。海拔690米,北倚天山科古尔琴山,南距伊犁河7公里。城呈方形,边长200米,夯土建筑,城垣残高1—2米,墙基宽约10米,城外有护壕环绕,
清帝王和八旗官兵狩猎习武的场所。八旗官兵向以狩猎肄武,演练骑射,服劳训练,故素来重视围场的建立和治理。早在后金天聪(1627—1635)间,即已设有官方控制的围场(天聪九年、1635,定莽古济公主与额
清官署名。见“东布特哈”(5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