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满语官爵称谓

满语官爵称谓

满族先民称其首领为“牛录额真”(后改称“牛录章京”)。明万历十一年(1583),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翌年即以“牛录额真之爵”赏给被征服者洛科等人。后金天聪八年(1634),改其八旗官爵汉名为满名“昂邦章京”等,从而衍成“昂邦”、“章京”、“达”、“哈番”,合为清代官称的4种主要称谓。天聪、崇德年间,世爵与武官名称本多相同。顺治四年(1647),更以“精奇尼哈番”等为臣爵专称,从而使官爵合一之制始有所区别。乾隆元年(1736),其臣爵汉名制立,然与其对品改称的满语爵名仍沿用未废。满语官名,系“昂邦”者纯属文武大员;系“章京”者多属有职守、具品级的中等上下武员;系“达(大)”者则在文武中大小官员乃至无品级者都有;系“哈番”者则多用于文官“卿”以下杂职以上者。满语官爵称谓,大体以“精奇尼”、“阿礼哈”、“阿礼菲”等冠作“正”、“主”座之位,而以“阿思哈尼”、“一尔希”等冠为“次”或“副”席之位,“阿达哈”等则表示“陪”席或第三之位。在正一品(满语:精奇尼乌珠哲尔吉)、从一品(一尔希乌珠哲尔吉)与正二品之中,尚包括“加衔”在内,如“太师”、“少师”与“太子太师”、“太子少师”(满语亦皆同)等。不系正从品级者,如笔帖式、七品小京官等。入值军机等处者,皆谓之“行走”官,官无专设;御前大臣、后扈大臣等,亦属武职大员“兼任”。

附:满语官爵称谓表

满 语 名 称汉译名称品 级附 注
昂 邦大 臣一作 “按班
虾卡达拉喇多尔机昂邦领侍卫内大臣武职正一品

侍卫
首领
武正三至正六品亦作 “
一作 “
阿礼哈笔帖黑达
阿思哈尼笔帖黑达
大学士
(内阁) 学士
文职正一品
文从二品
乌珠拉哈昂邦首辅大臣
笔帖黑昂邦
超海昂邦
文大臣
武大臣
一作 “笔特黑昂邦”
即 “超哈依昂邦”
乌云赛图九卿六部、都察院、通政司、
大理寺的长官总称
哈番
阿礼哈哈番
一尔希哈番


少卿

猜你喜欢

  • 健驮逻

    见“乾陀罗”(1982页)。

  • 女乜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境。宋雍熙二年(985)六月,首领来母崖与其子社正率部属投附宋朝,被安置于茗乜族居地。

  • 罗桑益西

    1663—1737即五世班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后藏托嘉竹仓(今西藏南木林境内)。索朗旺扎之子。4岁被迎至扎什伦布寺坐床,拜格西罗丹为师。10岁能写作。16岁到拉萨,承五世达赖罗桑

  • 世烛

    辽代官名。契丹语音,“侍中”之意。会同元年(938),始在诸宫院、群牧司和遥辇帐置此官。

  • 少海

    见“小海”(150页)。

  • 也苦

    见“也古”(140页)。

  • 段易长

    即“段正兴”(1696页)。

  • 策楞

    ?—1756清朝大臣。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尹德长子。乾隆初任御前侍卫,二年(1737),永定河决口,奉命赴芦沟桥赈灾。累迁至广州将军、两广总督。因秉公为布政使唐绥祖雪冤,受乾隆帝嘉奖,加太子少傅。

  • 瞿昙寺

    藏传佛教寺庙。位于乐都县南40里。洪武二十四年(1391),西宁僧人三罗喇嘛主持修建。初仅佛堂一座。后经多次扩修始具规模。寺坐西朝东,占地41亩,坐落在一正方形城堡内,形制与北京故宫相仿,故有俗谚称“

  • 刘曼卿

    国民政府行政院文官处藏族女职员。1929年7月受文官长古应芬派遣进藏,1930年春抵拉萨,受到※十三世达赖喇嘛接见,并对刘表示:康藏“都是中国领土”,“知主权不可失”,要求将此意转报蒋介石。著有《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