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渔箔

渔箔

京族渔民的主要捕鱼工具。流行于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山心、巫头岛一带。传说200年前就已使用。用木条和细竹蔑在浅海滩上围插而成。结构分头、身、尾三部分,形状似龙虾,头大,身细长、尾圆小。头部宽大,伸向海岸围成一个空间,称“篱构”;尾部有三个连接成螺卷状的节,叫“箔漏”。“篱构”与“箔漏”连接的地方叫“疏篱”。涨潮时,鱼群游向岸边,退潮时,渔群顺水而下进入箔内。渔人用网捕捞即可。一所箔地需要大小木条1—2万,竹子几百支,藤条2—3千。年捕鱼量2—3万斤。因成本大,多数渔民无力制做,只能从富裕人家处租借。

猜你喜欢

  • 铁券

    古代奖赏殊功的凭据。以铁为之。以金朝为例,状如卷瓦。刻字画襕,以金填之。外以御宝为合,半留内府,另一半赏给有殊功者。

  • 烧钞

    元代指将破损之昏钞(烂钞)焚毁。大都(今北京)及诸路交钞库(又称行用库)按户部所定昏钞倒换体例,以料钞(又称新钞)易昏钞,所换昏钞加盖印讫退入库。每季各路令纳课正官解赴省部或行省烧钞库焚毁,由行者或廉

  • 大凌河之战

    后金与明朝的重要战役之一。后金天聪四年(崇祯三年,1630),皇太极行反间计,假手明崇祯帝,杀了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袁崇焕。崇祯帝以老将孙承宗督师关内外兵马。孙继袁推行积极防御为主之策。防宁远、锦州,

  • 清廷反击缅甸木梳王朝之役

    乾隆三十二至三十五年(1767—1770),缅甸木梳王朝屡犯中国边境。清廷命将军明瑞督师征之。乾隆三十二年十二月,两军大战于蛮结,木梳军大败。旋因木梳军败退中焚毁沿途傣族、掸族村落,清军粮米不继,无法

  • 鸭酱

    壮族传统调味品。流行于广西柳江、鹿寨、柳城、融安、龙胜等地。制法:以新鲜鸭血为原料,放入适量的盐、酒、醋、青椒、姜、葱、香椿菜等进行搅拌,严封半小时,便可取出食用。吃时,以煮熟的鸭肉蘸鸭酱,香嫩味美。

  • 萨古巴益喜策丹

    见“益喜策丹”(1946页)。

  • 合罕

    蒙古语。又作“罕”。汉籍一般译为“可汗”或“汗”,《元朝秘史》释作“皇帝”。为蒙古建国前诸强部首领及蒙古国君主的通称。古代北方民族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之国主曰“可汗”,蒙古沿袭之。据《秘史》载

  • 突厥语词典

    书名。亦称《突厥语大词典》。中国第一部用阿拉伯文注释的突厥语辞书。马合木·喀什噶里编著。成书于宋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1074)。共8卷。收词近7500条。作者全名马合木(或译马赫默德)·本·侯

  • 绛曲约

    又名尊者绛曲约。吐蕃达磨赞普八世孙,扎西拉德第三子。曾派译师贾尊珠僧格及纳措促陈杰哇携16秤黄金赴印度,于宋庆历二年(1042)迎请印度著名佛学家阿底峡来吐蕃广传显密佛学。在阿里普兰区之托林寺会见阿底

  • 额尔德尼昭

    明代喀尔喀蒙古第一座喇嘛寺院。亦名光显寺。万历十五年(1587),外喀尔喀蒙古领主※阿巴岱至土默特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谒见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呈献貂皮、帐幕、币帛、牲畜等数以万计,获得瓦齐尔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