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边政通考
书名。陈炳光编撰。民国二十三年(1934)出版。共20章,分两篇。第一篇叙述理藩院的执掌、官吏、机构、职责;第二篇分别叙述疆域、封爵、喇嘛封号、设宦、户丁、耕牧、赋税、兵制、边务、会盟、朝觐、贡献、俸禄、廪饩、捐输、燕赉、优恤、仪制、禁令、刑法。材料根据《大清会典》边政部分。颇便于查阅。
书名。陈炳光编撰。民国二十三年(1934)出版。共20章,分两篇。第一篇叙述理藩院的执掌、官吏、机构、职责;第二篇分别叙述疆域、封爵、喇嘛封号、设宦、户丁、耕牧、赋税、兵制、边务、会盟、朝觐、贡献、俸禄、廪饩、捐输、燕赉、优恤、仪制、禁令、刑法。材料根据《大清会典》边政部分。颇便于查阅。
①辽封爵。乾亨二年(980),景宗长子耶律隆庆受封,时八岁;开泰(1012—1021)初进封秦晋国王。太平(1021—1031)中,后族萧朴迁北院枢密使,进封。 ②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金史·章宗纪
自称“代”或“代巴敌”。藏语称“僜巴”。西藏地区待识别民族的群体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的杜莱河、格多河、察隅河及额河流域,约2万多人。其先民为世居察隅的土著“卡登卡拉”和约在明末清初由东西
清代庄园种类之一。即*皇庄,*王庄之所自出。皇室庄园悉由掌管皇家事务的内务府有关官员综理,故称。来源,即以圈地、*旗余地、投充地等拨设。乾隆五十六年(1791),高宗弘历命以大凌河马厂东西成荒之地(即
清代乌梁海部落名。“唐努山乌梁海人”省称。大多数为古都播人后裔。蒙元时期称秃巴思、秃巴等。元太祖二年(1207),附入蒙古。明属瓦刺。17世纪初年,被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台吉硕垒乌巴什并吞。后服属于清,
清廷为确认藏、蒙地区喇嘛教转世大活佛而制定的制度。“瓶”藏语为“奔巴”,一作“本巴”,“金瓶”亦称“金奔巴”。清廷为防止蒙、藏大贵族在活佛转世时操纵作弊而制定。乾隆五十七年(1792)确立,次年复于《
唐代学者。祖籍大食国(指阿拉伯哈里发帝国)人。唐时,随父经商留居中国,可能定居岭南(今广州)。研习汉族文化,有文才。获曾任岭南节度使之大梁连帅范阳公卢钧之赏识,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被举荐上京,由
?—1176金大臣。字子坚,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人。渤海族。李氏。金世宗母、睿宗完颜宗辅贞懿皇后弟,辽桂州观察使雏讹只子。世仕辽,金初降金。天会二年(1124),授世袭谋克,为行军猛安。八年,授礼宾副
18世纪新疆维吾尔族诗人。和田人。自幼好学,曾取道莎车到喀什噶尔(今喀什)读书。作品有《格则勒》等。主要以爱情为题材,也写过不少劝人忠诚向善、争取和平的著作。其诗歌抒情、优美,语言通俗、明快,富有人民
渤海王国将领。武王大武艺(719—737年在位)时为大将。唐开元二十年(732),大武艺因唐玄宗不应允杀其弟大门艺之请,发兵从水陆两路向唐直接管辖区进攻,他受命率水路军并带领海贼渡海,于九月攻唐东海岸
明代蒙古右翼兀慎(乌审)部领主。又作兀慎阿不害、台吉巴图尔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重孙,※兀慎打儿罕剌布台吉独子。父卒,继领兀慎部,驻牧于大同塞北的克儿一带,距明塞170余里,在大同守口堡(阳和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