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海固回民起义

海固回民起义

抗日战争时期三次回民起义。1939年元月、5月和1941年5月,先后发生在宁夏海原、固原,史称“海固事变”。因国民党陈诚部队在海固地区抓兵,强迫入伍回民吃猪肉,烧毁清真寺,横征暴敛,污辱妇女等暴行引起。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1939年元月15日,海原沙沟、白崖、固原红崖堡回族农民在马国璘、马英贵等领导下,率先发动起义,提出“反蒋抗日,救国抚民”、“杀贪官、灭土豪,打富济贫”、“汉回同胞一体同仁”等口号,得到回汉群众之响应,拥众万余,编为6个团。以马国 为司令,马英贵、马少敬为副司令。国民党八战区调军进行围剿,多次被义军击溃。后因内部分裂,马国璘受重创转匿西山,马英贵轻信假“和谈”,被诱杀,起义失败。同年5月26日,马国瑞、马喜春等领导海原回民在艾莴湾(今西吉白崖)举行第二次起义。以“五族共和”、“救国救民,受压迫的回汉同胞是一家”等口号,张家川、海原、隆德、泾原等地4000余回民纷起响应。攻克国民党据点。号称“崇义军”。后义军遭胡宗南部包围,弹尽粮绝,马国瑞、马喜春阵亡,起义再次失败。1941年5月3日,该地回民又在马国璘、马思义和马国璠等领导下,举行第三次起义。击溃国民党191师、预备7师,经平化,转战隆德,进入张家川,全歼191师一个团千余人。后遭陕甘国民党部队包围,义军突围,退守固原。因内部分裂,马国璘被诱捕、惨遭杀害,马思义、马国璠率余部200多名,进入陕甘宁解放区,投奔中国共产党。

猜你喜欢

  • 比丘邦静根诉状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079号卷子。全卷藏文23行。系对比丘邦静根诉状的审理文书。静根之女奴洒邱子有女3人。静根将其母女4人供养给寺院,作寺户服役,后因这些奴隶又有子女数人,对其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左翼前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喀鲁哈河,东至布尔胡库克阿萨克图,西接额尔得尼陀罗海,南至得尔素图多奎,北抵巴颜额尔克图。有佐领3。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从弟巴朗率属来归

  • 萧坦思

    ?—1118辽朝第八代皇帝道宗之惠妃。曾一度封皇后。契丹族。国舅少父房之后,为祗候郎君萧鳖里剌女,权臣耶律乙辛同党、汉人行宫都部署萧霞抹之妹。大康元年(1075),宣懿皇后被乙辛诬害后,乘间入奏:“帝

  • 恰木加

    撒拉语音译,意为“长袍”。清代撒拉族男子服饰。流行于今青海循化等地。其式样与维吾尔族袷袢相同。右衽斜领,无扣,腰系长带。

  • 三合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人之靥”,即“酒窝”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熙宗时左司郎中三合者,又有徒单三合、乌古论三合、黄掴三合等。

  • 木娄苗

    元、明时期对仫佬族先民的称谓。主要分布于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相邻地区以及贵州南部。由古代西瓯、骆越、僚、伶的一部分发展而来。保持“从母不从父”的传统习惯,血缘组织结构牢固。从事农业生产,推行封建制

  • 赛朵呼图克图三世

    见“阿旺丹白坚赞”(1243页)。

  • 速稳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诸宫下均设抹里。速稳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抹里。

  • 恩华

    ?—1854清朝宗室、大臣。镶蓝旗人。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道光十三年(1833),封三等辅国将军,授散秩大臣。三十年(1850),累官兵部左侍郎,镶红旗总族长,经筵讲官。咸丰三年(1853)正月,署吉

  • 吉兑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其庄园在藏绒。清乾隆十六年(1751)达赖喇嘛任命吉兑乃索南彭错与雪康巴同为阿里总管,该家族始入西藏贵族上层。道光二十七年(1847)有雪尼吉兑巴陪噶伦沙扎赴乍丫,咸丰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