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浍水起义

浍水起义

战国时期赤狄的反魏起义。周定王十三至十四年(前594—前593),赤狄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先后被晋景公击灭,部众并入晋,充当晋国的农奴和军卒。春秋末至战国初,赤狄不堪役使,不断起来反抗晋、魏的统治。周安王二十四年(前378),赤狄遗民利用魏国被楚、赵打败之机,在浍水(今山西曲沃至翼城以南)起义反魏,大败魏军,不久被魏军镇压。

猜你喜欢

  • 四一二政变

    1933年在新疆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发生的推翻军阀金树仁统治的政治事变。1928年,杨增新被杀后,金树仁继任为新疆省政府主席。金的各项政策俱师法杨增新,但比杨更腐败和残暴,各族人民纷纷奋起反抗。为推

  • 基诺

    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基语族自称。旧称“攸东”。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基诺族的族称。基诺族对舅舅十分尊重,舅舅对外甥的关怀和亲密程度不亚于父亲。舅舅对外甥的传统义务和权利甚多,有养育丧失

  • 苾伽可汗碑

    见“毗伽可汗碑”(1650页)。

  • 武散官

    金、元时表示武职品级的称号。金代吏部选官时,非进士出身所授之官皆称武散官,谓之右职,或右选。右职升进以军功为优,皆循资渐升,有升降定式而不可越。元多袭金制,建官之初,散官例降职事二等。至元二十年(12

  • 阿尔素纳

    ?—1773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禄叶纳氏。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前锋从征准噶尔部。二十五年(1760),授蓝翎侍卫、三等侍卫。三十四年(1769),随军征缅甸,以功授二等侍卫,赐“额腾伊巴图

  • 西魏文皇后

    510—540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河南洛阳人。鲜卑乙弗氏。先世为青海吐谷浑乙弗部渠帅。魏定州刺史,西平王乙瓌(乙弗莫瓌)玄孙女,兖州刺史乙弗瑷女,为孝文帝第四女淮阳长公主所生。美容仪,少言谈,年16,

  • 康济寺塔

    西夏佛塔。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东北韦州城东南隅康济寺内。西夏时期建,为八角密檐式砖塔,共13层,高42.76米。原塔9级,明嘉靖六年(1527)增筑4级。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1985年,宁夏文

  • 翁果尔海

    ?—1796或1799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噶巴喀氏。初为亲军、蓝翎侍卫。乾隆五十二年(1787),从福康安赴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授骑都尉世职,并赐“额腾额巴图鲁”号。五十六年(1791),以廓尔喀

  • 点苍山会盟

    南诏弃吐蕃归唐朝之盟。唐贞元四年(788),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不满吐蕃对其重敛赋税,夺诸险要立城堡,岁征兵以助镇防。因纳清平官郑回“自昔南诏尝款附中国(唐朝),中国尚礼义,以惠养为务,无所求取。今弃蕃

  • 打拉

    僜语音译。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使用的一种铁砍刀。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防身武器。多由相邻地区传入,部分自行加工。刀长约50厘米,宽约8厘米。用长方形木板刻出凹槽,每隔约2厘米绕数道细铁(铜)丝,即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