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
侗族、土家族传统食品。又称油茶汤。流行于广大侗族、土家族地区,亦为与侗族杂居的苗、瑶、壮、汉各族所共同喜爱。主要有两种:用猪油(或茶油)、糯米、茶叶同炒焦后,加清水煮熟,吃时放入米花、饭豆、黄豆、花生或其他副食的叫罐罐油茶;先煮煎粑条(或块),再加入茶叶、鲜汤、米花、辣椒油、肉屑、姜葱及酱醋加工而成的叫煎粑油茶。前者清脆香甜,后者鲜嫩香辣。是侗族人人喜爱的家常与待客佳品。每当节日春社,侗族便聚集一堂,少者一二十人,多则百余人,热热闹闹地举行油茶会。
侗族、土家族传统食品。又称油茶汤。流行于广大侗族、土家族地区,亦为与侗族杂居的苗、瑶、壮、汉各族所共同喜爱。主要有两种:用猪油(或茶油)、糯米、茶叶同炒焦后,加清水煮熟,吃时放入米花、饭豆、黄豆、花生或其他副食的叫罐罐油茶;先煮煎粑条(或块),再加入茶叶、鲜汤、米花、辣椒油、肉屑、姜葱及酱醋加工而成的叫煎粑油茶。前者清脆香甜,后者鲜嫩香辣。是侗族人人喜爱的家常与待客佳品。每当节日春社,侗族便聚集一堂,少者一二十人,多则百余人,热热闹闹地举行油茶会。
藏语音译。原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下牧区基层组织的执事之一。任期不等,在甲本(百夫长)领导下,负责征收各种差税和※“其美”租,每年召集本部落牧民清算各项差税及“其美”租的支出帐,三年清点一次本部落的牛、羊数
西域古地名。见《大唐西域记》,唐称中安国。《魏书·西域传》称忸密。《隋书·西域传》称安国。《新唐书·西域传》一作布豁。《元史·西北地附录》作不花剌,同书《太祖本纪》作卜哈儿,《察罕传》作孛哈里。《元朝
蒙古部名。明代译作“袄儿都司”或“阿尔秃斯”。原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达延汗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居河套,掌右翼,为鄂尔多斯济农。子衮必里克墨尔根于明嘉靖(1522—1566)中继据其地。有子9人分牧而
古郡名。因“郁林江”流经而得名。①汉置。三国至隋因之。汉属交州,三国、晋、南朝宋、齐属广州,统布山等县,治布山县(今贵县);南朝梁、陈属南定州,隋属扬州,统郁林等县,治郁林县(今贵县)。 ②宋置,属广
见“火真”(391页)。
元代西域天文学家扎马鲁丁编制的历法。又称《回回历》。忽必烈即位前曾征召“回回为星学者”,扎马鲁丁等应召东来。中统年间(1260—1264),朝廷设立西域星历之司,由扎马鲁丁主持。至元四年(1267),
见“元宏”(226页)。
苗族亲属称谓。苗语音译,相当于汉语“老表”。贵州台江等地苗族以此称表示姑舅表兄弟姐妹(即与表兄弟之间和表姐妹之间)亲属关系或婚姻关系。亦泛指男女情人关系或男青年之间、女青年之间的关系。此称谓源于姑舅表
南北朝时期仇池氐帅。沮水氐人。南齐建武二年(495),助齐进攻附北魏的武兴国君主杨集始,受齐封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仇池公。一度占领武兴(今陕西略阳)和仇池。
唐初南诏始祖,即舍庞。见“蒙舍庞”(23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