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的他称。亦作崩竜、波龙、波弄。始见于《乾隆东华录》、《征缅纪闻》、《永昌府志》等清代史书及方志。原系傣族、佤族对德昂族的称呼。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区。其服饰因地不同,故被当地汉族分
高句骊国第二世王类利(《北史》作“如栗”, 《隋书》作“闾达”)的谥号。一作“琉璃王”,亦称“瑠璃明王”。类利于汉成帝鸿加二年(前19)继位,新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死,此为其死后国人所尊加的谥号。
见“精奇里江”(2465页)。
1304—1352元朝大臣、史学家、诗人。字兼善,号白野。初名达普化(又作达溥化、达不华),元文宗赐今名。祖籍波斯(今伊朗)人。蒙古军西征时来华,世居白野山。因父宦台州(今浙江临海县),遂居其地。幼好
明清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洪武七年(1374)置。司治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县城西南。其长官坤姓。正德八年(1513),长官使坤卜文子与静州长官司联合叛乱被杀。由其弟坤元袭职。天启间(1621—162
515—562西魏、北周大臣。字盛乐,亦作盛洛。先世为匈奴族,后居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父初真,母宇文泰姐建安长公主。11岁丧父,依托舅氏,效力帐下,为泰所爱,博延儒生,教以书传。北魏永熙三年(5
明代藏区部落名。史载其族居牧塞内,湟水以北,西去西宁卫50里之多巴古城西纳川一带,即今青海西宁市湟中县西纳川拦隆口乡一带。为青海藏族中有影响的古老部落之一,最晚在北宋时已见史册。洪武十三年(1380)
十六国时期后凉创建者略阳氐豪吕光的称号。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吕光据凉州、河西之地,建立后凉。后凉太安四年(389),称三河王。三河究系指汉河东、河内、河南三郡之“三河”,抑或指吕光所置三河郡(治
西夏皇帝称号。宋明道元年(1032)夏国王李德明死,太子元昊继位,欲正式称帝,遂废弃唐、宋所赐李、赵姓,自号嵬名氏,亲族皆以此为姓。称兀卒,又作吾祖,党项语皇帝意,也作青天子。后代西夏皇帝皆称此号,译
族名。又作“傣泐”。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的自称。“仂”系傣语音译,意为“下面”,因西双版纳处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部分傣族聚居区之南,按地理位置属于下方,故称。一说西双版纳古为“泐国”,称“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