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甘肃玛曲县境内黄河之南,东接乔考部落,东北临佐盖尼玛部落,西北抵青海省果洛。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仅有7至8户,后因人口渐增,分为苏乎钦、苏乎娘两部落。清末民初从青海同仁县、黄河南蒙古亲王旗、海南同德县和川西北阿坝等地陆续迁来一部分藏族,分居于两部落中。后果洛地区藏稞尔部落200余户亦加入该部,遂扩大为苏乎娘、苏合钦、苏合锐、藏稞尔。四个小部落。1958年成为拉卜楞寺直接管辖的八大部落之一,首领由拉卜楞寺委派,任期三年,期满另派。
藏族部落名。在甘肃玛曲县境内黄河之南,东接乔考部落,东北临佐盖尼玛部落,西北抵青海省果洛。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仅有7至8户,后因人口渐增,分为苏乎钦、苏乎娘两部落。清末民初从青海同仁县、黄河南蒙古亲王旗、海南同德县和川西北阿坝等地陆续迁来一部分藏族,分居于两部落中。后果洛地区藏稞尔部落200余户亦加入该部,遂扩大为苏乎娘、苏合钦、苏合锐、藏稞尔。四个小部落。1958年成为拉卜楞寺直接管辖的八大部落之一,首领由拉卜楞寺委派,任期三年,期满另派。
蒙古部名。也称东土默特,以别于※归化城土默特(西土默特)。由两部分组成。成吉思汗功臣济拉玛(者勒蔑)后裔莽古岱,从喀喇沁部徙居土默特。后金天聪三年(1629),其孙善巴率众附清,九年(1635)建旗,
即“张彤柱”(1179页)。
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即《中俄续增条约》。咸丰十年(1860) 11月14日,清钦差大臣奕訢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共15款。主要内容为:(1)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
即“吐蕃”。唐代敦煌文献《汉藏字书》有此称。详见“吐蕃”(765页)。
我国自称桑孔的哈尼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境内的部分村寨,使用人口约2000左右。以景洪县的桑孔语为例。语音特点:有24个单辅音。塞音、塞擦
①西夏职官称谓。用以称政府机构的主管官员,亦可译为“大人”。如中书六大有中书智足、业全、习办、义观、副、同;枢密六大有枢密南益、北依、西摄、东拒、副、入名。西夏文《官阶封号表》和《天盛律令》皆有载。
见“丁鹤年”(15页)。
见“绥可”(1970页)。
中国北方及西北古族名。亦作“”、“方”、“媿方”、“嬇方”、“鬾方”、“鬼方氏”、“鬼方蛮”等。见于甲骨、金文及《易经》、《诗经》等古籍。常与昆戎、昆夷、绲夷、串夷、畎
即“扎里赤”(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