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桑映斗

桑映斗

约1782—1842

清代纳西族著名诗人。字沁亭。云南丽江大研镇人。自幼得其父悉心指导,勤奋嗜学,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中秀才,原欲读书成名,因性格刚强,作文时爱发议论,屡赴省试不第,便长期在乡任教。目睹战乱期间官绅强取豪夺,农村荒芜凋零,义愤填膺,以诗抒怀,写出很多具有人民性的诗篇,如《大麦黄》、《采黄独》、《士兵行》、《野庙曲》等佳作,勾划出一幅幅农民悲惨生活的情景。尤以《士兵行》的思想性、艺术性最强,从侧面反映了1802年前后维西傈僳族恒乍绷农民起义和永善唐贵等人的起义壮举,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民残酷镇压的罪行。创作颇丰,原有2000余首,战乱散失,仅存《铁砚堂诗稿》300余首。其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爱憎分明。

猜你喜欢

  • 阿旺曲丹

    1677—1751清代西藏地方高僧。藏族。为西藏热振寺一世(一作六世)呼图克图。亦称脣徵阿齐图诺门罕,为出任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青海黄河南岸尖扎噶摩浦地方。康熙二十六年(1687),于青

  • 两犁扣

    达斡尔族的播种方法之一。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境内达斡尔族居住区。出现于民国年间,逐渐取代※一犁挤春种法。其法为:撒种籽前先犁一遍,撒种后再翻一遍,因以得名。这一改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 邓至羌

    ※西羌的一支。因居于白水流域,又称白水羌。《北史》本传称居于亭街以东,平武以西,汶岭以北,宕昌以南。《通典》称今交川郡(四川松潘)之南,通化郡(四川理县、通化)之北,交川、临翼(松潘茂汶间)、同昌(甘

  • 蝚蠕

    见“柔然”(1779页)。

  • 鄂齐尔

    ①(?—1657)清初大臣。蒙古族。科尔沁兀鲁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明安孙,※昂洪子。天聪七年(1633)父卒,袭三等副将。次年,改三等梅勒章京。顺治年间(1644—1661),三次晋升,又以罪降职

  • 于厥

    见“乌古部”(332页)。

  • 优台丞

    即“优合”(798页)。

  • 白马语

    我国白马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布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松潘县以及甘肃省文县等地,使用人口约11000多。白马语内部可分为3个土语,语音和词汇上稍有差异。

  • 昂邦

    清代官名。亦作按班、谙班。满语音译,“总管大臣”、“大官”或“大人”的意思。清入关前,专用于亲近重臣,如天聪八年(1634)定总兵官为“昂邦章京”,分三等。统治全国以后,文官三品、武官二品以上,均可称

  • 僰道

    ①古道名。先秦由中原通往僰道(今四川宜宾)以南之南僰人地区的古驿道。道路所经为川滇僰人居住地区,故名。 ②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四川宜宾。武帝时为犍为郡治所,南朝梁后为戍州治所。其所居为僰人。又为故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