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杂谷安抚司

杂谷安抚司

明清时四川土司名。明永乐五年(1407)置。司治今阿坝州理县杂谷脑。管辖藏民和今茂县曲谷(“后番”)、雅都(“新番”)、维城(“旧番”)等地羌民。相传其先世为吐蕃维州刺史悉坦谋。唐大和五年(831),请以维州内附,不果,被杀。大中时(847—860),其子孙复内附,授土官世职。永乐五年,授安抚司土同知。清康熙十九年(1680),安抚使桑吉朋降清,仍任原职。乾隆十四年(1749),以土司苍旺征金川有功,升宣慰司。后势力日增,不断向外兼并,拓土西至党坝,东达通化,自称“大酋长”,为清廷所不容。十七年(1752),清明命四川总督策楞、提督岳钟琪等率兵进剿,杀苍旺,以其地改流。北部18寨置里,南部改设杂谷等5个土屯,均隶杂谷厅。嘉庆八年(1803)改为理番厅。

猜你喜欢

  • 格罗格桑

    苗族古歌。苗语地名音译,泛指贵阳一带。流行于贵州西北部及贵阳附近地区。内容分3部分:第一部分名为“杨老话”,歌词大意是苗族祖先杨老人被强大部落追赶,进入贵州,死于乌江上游三岔河一龙洞中,子孙遂散居乌江

  • 吾戈拢

    景颇族载瓦支语音译。解放前云南景颇族村寨残留的一种原始互助方式。详见“戛缩”(2035页)。

  • 纲首

    金代寺观住持。政府予以纲首名义,令其纠察户口,禁察非违,巡警盗贼。

  • 将军渠

    清代新疆伊犁水利设施。又称大渠。嘉庆七年(1802),伊犁将军松筠,以“八旗”生齿日繁,须广辟屯田,遂于黄草湖凿渠引伊犁河水北流,经涝坝湾、双桥庄,灌溉镶白旗地。渠长数十里,溉田数万亩。为纪念松筠功绩

  • 阿都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阿都兀赤”、“阿都兀臣”。《元朝秘史》释为“放马的”,《华夷译语》解为“牧马人”,即司牧马。蒙古族素以游牧为业,故早在蒙古建国前,就有专职的牧马人。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建

  • 随人箭丁

    参见“随丁”(2134页)。

  • 宫卫制

    契丹语作“斡鲁朵”。是由契丹王朝产生,沿袭至金、元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一说创于契丹开国初,《辽史·兵卫制》记:“太祖(※耶律阿保机)以迭刺部受禅,分本部为五院、六院,统以皇族,而亲卫缺然,乃立斡鲁朵

  • 灵岩寺石窟

    见“云冈石窟”(249页)。

  • 万安国

    ?—476北魏大臣。代人。敦煌公万真孙,冯翊公万振子。少明敏、有姿貌,尚河南公主,拜驸马都尉。寻迁散骑常侍。献文帝拓跋弘继位后,特受荣宠,常与同卧起,并获丰厚赏赐,超拜为大司马、大将军、安城王。承明元

  • 伊里布

    1772—1843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爱新觉罗氏。字莘农。嘉庆进士。十二年(1807),升腾越州知州。任内抚辑土司、管理边务有方,能妥善处理与缅甸的关系。道光五年(1825),由知府、按察使先后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