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木雅语

木雅语

我国四川省部分地区自称“木雅”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九龙等县,以及雅安地区的石棉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1.5万左右。木雅语分东、西两个方言。方言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语法上也有一定差别,不同方言区很难用木雅语交际。以康定县六坝乡木雅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42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其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面前3套,有唇齿擦音和小舌塞音和擦音。复辅音有7个,由同部位的鼻冠加浊塞音和塞擦音构成。单元音有21个,分普通元音、紧喉元音和鼻化元音3套,复元音只有后响的,没有三合复元音,后响复元音由i、u、y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无辅音韵尾。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语法特点有:形态较丰富,形态、虚词和词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分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感情词10类。名词加词尾表示复数和指小。量词较丰富,数词一般需和量词连用,连用时数词在前,量词在后,数词和量词之间元音要和谐。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人称代词有格语法范畴,格分主格、领格和宾格3种,用词根韵母屈折变化和加后缀的方式表达。反身代词用重叠人称代词的方式构成。动词有人称、数、时态、式、态、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在动词前后加附加成分或动词词根声、韵、调屈折变化和重叠等方式表达。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形容词大部分采用叠音或双声形式,有级范畴,分普通级、比较级和最高级3种,用加不同前缀表达。结构助词较丰富,有限制、受动、施动、工具、处所、从由、比较等类,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有:单音节或由音节合成的复合词占词汇的多数,加词头词尾构成的派生词、重叠词根的叠音词以及按一定格式构成的四音联绵等多音节词在词汇中也占一定比例。词的合成主要采用并列、偏正、支配、表达等4种方式。借词主要来源于藏语和汉语,藏语借词略多于汉语借词。

猜你喜欢

  • 嘲瑰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圣宗※兴圣宫。是词尚作名号,《辽史·萧海瓈传》:“海瓈……继娶嘲瑰翁主。”

  • 虎尔喀河

    见“忽汗河”(1487页)。

  • 陶克南南

    见“依斯坦”(1461页)。

  • 撒完

    见“撒尼泼”(2492页)。

  • 勒都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松蕃卫,在今四川松藩境。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在其地置勒都族长官司,实行土官管理制。宣德三年(1428),故土官子川操入朝贡马,赐之钞、彩币表里、纻丝袭衣、靴袜等。六年(143

  • 库合真

    隋代突厥汗国大臣。又作窟合真、窟舍真、库真。阿史那氏。沙钵略可汗第七子。初任特勤。隋开皇五年(585)七月,奉父命入朝隋,文帝杨坚拜其为柱国,封安国公,宴之内殿,引见皇后,赏劳甚厚。自此,突厥贡使岁时

  • 华严寺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著名佛寺。位于今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是当今大同城内最著名的古刹。有上、下寺二所,相距甚近。创建年代说法不一,有云“寺肇自李唐”,为“唐尉迟敬德增修”(明《重修大华严禅寺感应碑记》、《上

  • 曲惠古城

    古城遗址。位于新疆和硕县曲惠乡西北半里处。城基犹存,为夯土筑,东西98米、南北75.5米,城周约427米。墙高3.3米,宽5米,有东西两门,城门已毁。城内建筑基址保存尚好。出土“开元通宝”、“大泉五十

  • 傣文

    我国傣族使用的文字。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着四种形体不一的文字:傣仂文(西双版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傣端文)。这四种文字都来源于古印度文字母,与泰文、缅文,老挝文和柬埔寨文同属一

  • 哀册

    悼念皇帝或皇后的哀辞石刻。亦称“哀册文”。随死者埋入陵墓中。正方形,长、宽各约125厘米、厚约30厘米左右的两块石刻,重叠一起,称一合。上面一块称册盖,类似于书的封面,多呈盝顶形,台面中央刻写哀册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