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氏家族史
书名。藏文原名《朗氏犀牛宝卷》,意译为《朗氏家族史》。约成书于明宣德六年(1431)。作者是朗氏家族成员※扎巴坚赞贝桑波。著于山南乃东孜寺。是书初以伏藏形式出现,后掘出始为人知。分上、中、下3部。该书述及朗氏家族族源、在康区的发展壮大、逐渐遍及青藏高原各地。书中并列家族世系谱,又记述朗氏族中近30位名僧及其主要事迹。原以传抄本问世,1986年西藏以排印本出版。书中还收入帕主大司徒绛曲坚赞所著《大司徒绛曲坚赞教诫》等11篇有关朗氏家史的文献,故藏文出名为《广本朗氏家族史》。
书名。藏文原名《朗氏犀牛宝卷》,意译为《朗氏家族史》。约成书于明宣德六年(1431)。作者是朗氏家族成员※扎巴坚赞贝桑波。著于山南乃东孜寺。是书初以伏藏形式出现,后掘出始为人知。分上、中、下3部。该书述及朗氏家族族源、在康区的发展壮大、逐渐遍及青藏高原各地。书中并列家族世系谱,又记述朗氏族中近30位名僧及其主要事迹。原以传抄本问世,1986年西藏以排印本出版。书中还收入帕主大司徒绛曲坚赞所著《大司徒绛曲坚赞教诫》等11篇有关朗氏家史的文献,故藏文出名为《广本朗氏家族史》。
北魏宗室。字秀和。鲜卑元氏(拓跋氏)。太武帝※拓跋焘曾孙,雍州刺史提子。累迁兼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4卷,奏上。迁左丞。正光四年(523),为北道行台,至柔玄、怀荒二镇间
古地名。秦孝文王时,李冰为蜀守(前256—前250),为修治水利,“乃至湔氐”,从水上立祀三所。后设湔氐道。西汉时属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为十三氐道之一。位于岷山以东岷江发源处,今为四川松潘地。秦汉县
元代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军政的中央机构。世祖至元元年(1264),始置总制院。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今西藏)来朝见于宣政殿,故改名宣政院。以帝师总领其事。下设院使(秩从一品)、同知、副使、佥院、同佥
契丹语音译。“受赐”之意。参见“设罢”(923页)。
契丹部族名。为※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之一部。与※“拔里”合称为“二审密”。世与耶律氏通婚,契丹开国后为国舅族。有人以为,审密原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一氏族,与大贺氏八部联姻。唐赐姓孙(“审密”与“孙”音
辽封爵。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969),耶律隆先受封。隆先,人皇王耶律倍子。受封后兼政事令,留守东京,有惠政。后与统军耶律室鲁同讨高丽有功,还,卒。
古河流名。又作豚水。位于古夜郎国境内。《水经·温水注》曰:“郁水,即夜郎豚水也”。又云:“豚水东北流,经谈藁县,东经牂柯郡县兰且,谓之牂柯水”。汉元鼎五年(前112),武帝发夜郎兵伐南越,下牂柯江,同
见“本雅失里”(489页)。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晋代,与呼延氏(原作呼衍氏)、卜氏(原作须卜氏)、兰氏为四大姓。历任左右都侯等要职。
见“把都帖木儿”(10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