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普乐寺

普乐寺

藏传佛教寺庙。俗名圆亭子。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武烈河东。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为接待杜尔伯特部、哈萨克及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各部至承德朝觐瞻礼而建。全寺分东、西两部分。西部依汉式寺庙建筑,由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南北配殿、正殿等组成。供奉弥勒、韦驮、四大天王、金刚、三世佛、文殊、金刚手、观世音、地藏王、普贤等8大菩萨。东部主体建筑为藏式阇城(经坛)。第二层平台上布列八座琉璃塔。第三层平台正中置有“旭光阁”,上建曼荼罗,内供铜质药王佛。阁内天花藻井雕工精细,金碧辉煌,有龙凤呈祥图案。是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象征,也是清代西北各少数民族王公至承德瞻礼时的重要活动中心。

猜你喜欢

  • 妥罗

    见“脱罗”(2079页)。

  • 侯莫陈悦

    ?—534北魏大臣。代郡人。鲜卑侯莫陈氏(后改陈氏)。驼牛都尉婆罗门子。生长于河西,好田猎,善骑射。及河西牧子起事,归附尔朱荣,为荣都督府长统参军,迁大都督。孝庄帝(528—530)初,任征西将军、金

  • 施浪诏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六诏之一。施望欠为王,曾与邆赕诏王咩罗皮同伐南诏王蒙归义(皮逻阁),战败,退保牟苴和城(今邓川县城东北青索乡,又名史郎川)。南诏复进兵,部众溃,仅率家族之半,西走永昌(今云南

  • 庙仓地

    清代蒙古地区喇嘛佛教寺庙的土地。也称香火地。来源主要是蒙古王公、牧民布施给寺庙的土地,或将旗公有地赠予寺庙。由寺庙札萨克喇嘛支配,交沙比纳尔或寺庙所属民户放牧或耕种,以获取收益。

  • 博尔晋

    ?—1627后金大臣。满族。完颜氏。祖居完颜地方(今吉林省通化市西南)。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初期,率众来归,封牛录额真(汉译佐领),隶镶红旗满洲。侍卫努尔哈赤左右。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叶赫、哈达

  • 李亚子

    见“李存勖”(1030页)。

  • 石抹

    见“萧”(1989页)。

  • 淹㴲水

    即“掩㴲水”(2037页)。

  • 遏古只

    见“萧阿古只”(2001页)。

  • 实卜

    元末明初贵州乌撒府女土官。彝族。元末为乌撒府右丞。明洪武十四年(1381),集结土兵于赤水河(今贵州毕节县北赤水河),抗拒傅友德、胡海洋所率明军之推进,不敌,败遁。十五年,督部众再攻明军,复败,损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