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旗屯

旗屯

军屯方式之一。清代八旗官兵于边疆开垦地亩之称。康熙二十五年(1686),以反击罗刹入侵的凯旋官兵,移驻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市)、黑龙江(今黑龙江省爱辉县南老城)等地。前城令索伦、达斡尔官兵,后城令原盛京官兵,各兼屯垦并委官赴课农艺,当年禾稼大收。《清政典类纂》卷13按:墨尔根、黑龙江、齐齐哈尔、呼兰(今黑龙江省呼兰县)“四城之设旗屯,大率皆在乾隆中叶以前”。嘉庆及道光年间,此4城旗屯由盛入衰。新疆省旗屯,初以绿旗官兵先行,随后索伦、锡伯等族官兵亦相继加入。嘉庆七年(1802),又以满洲驻防余丁360名于近水地带分垦,亦大见成效。是年,又自伊犁河开引大渠一道,伊犁城北又挖得旺泉,遂择地分给伊犁惠远(今新疆霍城县东)、惠宁(今新疆伊宁市西北)两“满城”八旗官兵垦种。十年(1805),改公耕为私种,满洲官兵份地,仍令其※余丁、闲散代耕。此外,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起,维吾尔族兵民亦相继踵赴伊犁分屯垦种禾稼,其中包括哈密旗、吐鲁番旗兵民在内,其成效亦著称载籍。旗屯及边民屯垦,对保卫疆域、开发边境、繁荣民族经济,皆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

猜你喜欢

  • 石宣

    ?—348十六国时期后赵太子。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石虎子。后赵太和三年(330),石勒行皇帝事,受封左将军。延熙元年(333),封车骑大将军、冀州刺史、河间王。建武三年(33

  • 梅安

    见“西阳蛮”(696页)。

  • 地戏

    布依族传统戏剧之一。亦称“跳神”。流传于贵州花溪、安顺、长顺、平坝、清镇、紫云等地布依族、汉族民间。相传明洪武(1368—1398)初年,随明将傅友德(?—1394)南征的士兵因思念故乡而创造此戏种。

  • 古气

    纳西族传统民歌曲调。多用于唱情歌、苦歌和个人抒情。曲调简单,旋律不强,但富有特色的颤音和装饰音特别多,节奏比较自由。按歌词内容和感情发展,唱者可随意将声调起高或放低,延长或缩短。旧时作为一种咏叹和诉说

  • 依饭节

    仫佬族传统节日之一。又称喜乐愿。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相邻各县仫佬族聚居区。每3—4年举行一次,各宗族自定日期自行组织,但邻近宗族往往把年份错开。一般均于立冬后择日举行。节期两天两夜。是时,人们

  • 昂洪

    ?—1633后金蒙古将领。科尔沁兀鲁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二等伯※明安子。天命七年(1622),随父归附努尔哈赤,授游击。十一年(1626),从征巴林、札鲁特蒙古诸部。天聪五年(1631),从皇太极征

  • 廉希宪

    1231—1280元朝大臣。字善甫,又名忻都。畏兀儿人。魏国公※布鲁海牙之子。太宗初,其父任燕南诸路廉访使,遂以官为氏,子孙皆姓廉。希宪年19,入侍忽必烈于藩邸,以其“笃好经史,手不释卷”的勤学精神,

  • 西夏党项人对汉人的称呼。西夏文中以“小”加“虫”字组成,表现了主持创制西夏文的统治者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绪。

  • 阿涅

    藏语音译,解放前四川甘孜藏族地区专管村寨天葬及某些公益事务者。由土司指定贫苦差巴(支差者)担任,一般每村1人。无报酬,无任何特权,属义务性质,可免除公粮以外的其它负担。

  • 须弥福寿庙

    黄帽派喇嘛庙。藏语扎什伦布。俗称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郊狮子沟南坡。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为六世班禅至京祝贺弘历70寿辰而建。规制与扎什伦布寺大体相仿。前部自石桥、山门、碑亭至琉璃坊,沿一中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