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门三忠
明末对回族抗清将领羽凤麒、撒之浮、马成祖3人之誉称。三者均南京人。成化年间(1465—1487),3人奉调两广镇压苗瑶起义。留镇广州,授四卫指挥使。清兵入关后,南明永历帝,加授3人为都督同知。顺治七年(1650)广州被清军围困,3人拒守南门,昼夜不懈,后城破,俱自尽。广州回民将其安葬于城北流花桥北回民墓地,称之为“教门三忠墓”。
明末对回族抗清将领羽凤麒、撒之浮、马成祖3人之誉称。三者均南京人。成化年间(1465—1487),3人奉调两广镇压苗瑶起义。留镇广州,授四卫指挥使。清兵入关后,南明永历帝,加授3人为都督同知。顺治七年(1650)广州被清军围困,3人拒守南门,昼夜不懈,后城破,俱自尽。广州回民将其安葬于城北流花桥北回民墓地,称之为“教门三忠墓”。
蒙古部名。原属内喀尔喀,后分出,向漠南地区移牧。成吉思汗十八世孙苏巴海始称所部名巴林。后金天聪二年(1628),以遭察哈尔林丹汗掠,奔依科尔沁部。苏巴海孙色特尔率子色布腾、侄满珠习礼等归附后金。该部屡
见“龙涸”(494页)。
?—1857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费莫氏。嘉庆翻译进士。道光六年(1826),由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擢漕运总督。任内请禁粮船夹带私盐,以清弊源;因所辖府州成灾,粮值骤昂,请缓买旗丁行月口粮,以恤丁力
见“察札秃河卫”(2475页)。
又作栏子军,或远探栏子马。契丹兵制,凡举兵,选剽悍之士为栏子军(马)。视出军多寡,少则数十,多则上万。主要任务为侦候敌人动静。居先锋军前20余里,全副衣甲,每行10里或5里稍驻,下马侧听有无人马之声,
汉代西域官名。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奉车都尉窦固破匈奴呼衍王于天山,取伊吾卢地(今新疆哈密县境),置宜禾都尉,掌管屯田事务。
碑铭。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边将军兆惠撰。记述作者自乾隆二十三年(1758)起,奉命率师征讨大小和卓木经过。于喀喇乌苏之战记叙尤详。是研究平定布拉尼敦、霍集占叛乱的第一手资料。碑原立于叶尔羌(今
亦称伊斯兰教历。中国旧称回历或回回历。参见“回回历”(781页)。
见“王杲”(201页)。
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草地牧民的传统节日。又称“墨朵夹果节”。每年夏历五月初四举行。即日草地藏族牧民男女老幼身着民族盛装,以家或村寨为单位,携带食品和帐篷,骑马赶车到野外选好地点,搭起帐篷,聚集在一起,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