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接龙

接龙

苗族民间祭祀风俗。又称邀请龙,敬龙。苗族以龙为吉祥富贵之象征,备加崇敬。祭祀时祈祷龙神庇护地方安宁、风调雨顺、人畜兴旺。湘西、黔东比较盛行,黔东南、桂北等地也有类似庆典。每年二月、八月或十月中择日举行。有以户或村寨接龙之分,祭法大体相同。接村龙时,多备一头小白水牯牛,户接龙则用猪。以户接龙时,在接龙前几晚,男女老幼云集主家说古、击鼓、吹唢呐、唱歌、谓之闹龙。接龙时,亲朋皆着盛装参加祭典,主家设神座于堂屋,摆供物。院内放两只猪,绑着脚,用木桩将猪钉卧于地上,用来祭雷神和龙神。由身着按龙衣裙、头戴接龙帽的两名妇女,分别由巫师带领到两个水井去接龙和接雷。此时,忌禁吹唢呐、敲锣鼓。接龙途中,插五色花纸。至井边,接龙巫师念请龙咒,接雷巫师念迎雷咒。仪式后,妇女手提清泉水一壶,打伞而归。主家敲碗迎接,将泉水装入碗中,加酒、银粉、朱砂,再用石板盖之,俗称安龙。经祭龙、接龙、安龙后,届时男女青年对唱情歌、跳舞等,尚有其他娱乐活动。全寨接龙时,届时,由一族之长带领,各户主妇均去接龙,依次列队去水井接龙归。各户安龙,唱接龙歌,全村欢腾。今各地仍举办此类祭祀活动。

猜你喜欢

  • 库车直隶州

    清代新疆州名。光绪十年(1884)置。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城。辖沙雅县。管领村庄190处。7驿站、7卡伦。隶阿克苏道。1913年改为县。居民74000余人,大多数为维吾尔族,少数为回族和汉族。主要从事农业

  • 三藏志略

    书名。清沈宗衍撰。上、下两卷。主体部分成于乾隆(1736—1795)末年,补纂部分成于道光(1821—1850)中期。史实取材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岳钟琪率军入藏驱准噶尔,沿途所记之手稿,岳因军务

  • 雪噶

    藏语音译,亦称“办公厅”原西藏地方政府,掌办商上事务与司伦执政时接待宾客的机关。相当于“交际处”。为首官员称南准,职掌内外传达。掌办商上事务当权时,其官员皆为僧官,称增准。司伦执政时其官员皆为俗官,称

  • 赤尊公主

    唐代吐蕃松赞干布王妃。又作尺尊公主。名贝莫萨。又作拉吉赤尊。尼婆罗(今尼泊尔)人,故又称尼婆罗妃。尼婆罗王约塞果恰之女。唐贞观十三年(639),与松赞干布联姻。增强了吐蕃与尼婆罗的和好关系。曾将不动金

  • 马宗元

    清代医家、算学家。字清儒。江苏丹徒县人。回族。天资聪慧,性恬淡,精周髀、黄岐之学。算学、医理均精深。藏书甚富,于医书服膺吴中叶天士,谓其为温病能“辨入毫厘,厥功独大”。著有《温病辨证》13篇,邑人李思

  • 哈里古沁

    明代东蒙古部名。意为捕獭者。明中期,服属满都鲁可汗。其首领鸿郭赉因惧失去领地属民,出面离间满都鲁与其侄孙孛罗忽济农的关系,被满都鲁杀死。

  • 特免部

    见“达密里部”(734页)。

  • 卧尔托彦

    即“倭尔托彦”(1889页)。

  • 都播

    铁勒诸部之一。又作都波。游牧于北海(今贝加尔湖)南,西连坚昆,南接回纥。内分3部,即都波、弥列、哥饿支,自相统摄。唐贞观二十一年(647),随骨利干通使于唐。其俗结草为庐,无牛羊,不知耕稼,地产百合草

  • 苏宏祖

    ?—1664清朝大臣。亦作苏弘祖。汉军正红旗人。世居辽阳。崇德三年(1638),由举人授户部启心郎。八年,授云骑尉。顺治元年(1644),官河南河北道。三年,迁山东布政使,调陕西。九年(1652),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