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接龙

接龙

苗族民间祭祀风俗。又称邀请龙,敬龙。苗族以龙为吉祥富贵之象征,备加崇敬。祭祀时祈祷龙神庇护地方安宁、风调雨顺、人畜兴旺。湘西、黔东比较盛行,黔东南、桂北等地也有类似庆典。每年二月、八月或十月中择日举行。有以户或村寨接龙之分,祭法大体相同。接村龙时,多备一头小白水牯牛,户接龙则用猪。以户接龙时,在接龙前几晚,男女老幼云集主家说古、击鼓、吹唢呐、唱歌、谓之闹龙。接龙时,亲朋皆着盛装参加祭典,主家设神座于堂屋,摆供物。院内放两只猪,绑着脚,用木桩将猪钉卧于地上,用来祭雷神和龙神。由身着按龙衣裙、头戴接龙帽的两名妇女,分别由巫师带领到两个水井去接龙和接雷。此时,忌禁吹唢呐、敲锣鼓。接龙途中,插五色花纸。至井边,接龙巫师念请龙咒,接雷巫师念迎雷咒。仪式后,妇女手提清泉水一壶,打伞而归。主家敲碗迎接,将泉水装入碗中,加酒、银粉、朱砂,再用石板盖之,俗称安龙。经祭龙、接龙、安龙后,届时男女青年对唱情歌、跳舞等,尚有其他娱乐活动。全寨接龙时,届时,由一族之长带领,各户主妇均去接龙,依次列队去水井接龙归。各户安龙,唱接龙歌,全村欢腾。今各地仍举办此类祭祀活动。

猜你喜欢

  • 续黔书

    书名。贵州地方志。亦名《黔中纪闻》。8卷。清张澍(字伯瀹,甘肃武威人,汉族)撰。为作者在嘉庆道光间出任贵州玉屏、遵义等地知县时所作。因体例多仿田雯的《黔书》,故名。内容记贵州地理、治乱、掌故、古国、古

  • 褥奢

    高句骊国官号。见于《北史》、《周书》、《隋书》,列为高句骊国12等级(《周书》加※“褥萨”为13级) “大官”中的第十级,位于※“小使者”之下,※“翳属”之上,与诸官分掌内外诸事。其他正史皆不载。新旧

  • 大石城

    即“温宿”(2281页)。

  • 百种节

    朝鲜族民间传统节日。亦称“中元日”。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现在,已不注重该节日。源于古代朝鲜新罗王朝时期。可能与新罗人作游戏有关,朝鲜李朝金迈淳《洌阳岁时记》七月中元条载,新罗儒理尼斯今,使“王女率六部女

  • 库褥官氏

    鲜卑部落。亦作库辱官、库傉官。属鲜卑徒何部。十六国时期,成为后燕的属部,镇守中山(今河北定县)。北魏兴起后,有部分人先后投附北魏和柔然。北魏泰常元年(416),因库傉官斌等率众叛魏投北燕冯跋,遭到魏将

  • 郭尔罗斯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撒儿)十六世孙乌巴什始称所部为郭尔罗斯。原与科尔沁部同牧,自是分出。其孙布木巴于后金天命九年(1624)随科尔沁台吉奥巴归附后金,屡从征明,御察哈尔部林丹汗侵扰。清

  • 阿柔

    见“阿里克”(1208页)。

  • 帕耗

    即“卡宛”(545页)。

  • 罗慎

    彝族张兴癸、杞彩顺家谱作此名。即“逻盛”(2062页)。

  • 忽汗河

    唐代水名。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境内之牡丹江。源出今吉林省牡丹岭,东北流经镜泊湖(时称忽汗海),至黑龙江省依兰县入松花江。全长725公里。其流域为东北古代少数民族肃慎、挹娄、勿吉、靺鞨聚居区。唐代,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