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悉蜜
铁勒诸部之一。又作弊剌、拔悉密、拔悉弥、阿布思。唐初回纥“外九部”之一。初游牧于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护堡子),后迁牧鄂尔浑河流域。依山散居,其人雄健,善骑射,冬以木马(雪橇)于雪上逐兽射猎,以桦皮为舍。男人剪发,戴桦皮帽。首领称渠帅。贞观二十三年(649),遣使入唐。天宝(742—755)初,与回纥叶护联军击杀后突厥汗国乌苏米施可汗,拥其首领阿史那施为贺腊毗伽可汗,遣使入唐,得赏赐。四年(745,一作三年),受回纥与葛逻禄联合进攻,兵败,居地与部众尽归回纥。
铁勒诸部之一。又作弊剌、拔悉密、拔悉弥、阿布思。唐初回纥“外九部”之一。初游牧于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护堡子),后迁牧鄂尔浑河流域。依山散居,其人雄健,善骑射,冬以木马(雪橇)于雪上逐兽射猎,以桦皮为舍。男人剪发,戴桦皮帽。首领称渠帅。贞观二十三年(649),遣使入唐。天宝(742—755)初,与回纥叶护联军击杀后突厥汗国乌苏米施可汗,拥其首领阿史那施为贺腊毗伽可汗,遣使入唐,得赏赐。四年(745,一作三年),受回纥与葛逻禄联合进攻,兵败,居地与部众尽归回纥。
见“忽里勒台”(1490页)。
即“肃慎”(1547页)。
保安族传统体育项目。流行于甘肃省积石山等地。源自战争与牧业生产。用具由绳子和装石子的布袋组成。绳由牛毛线绾织,粗如大拇指,长约2米;绳中间的布袋,装鸡蛋大小的石子。使用时,将绳子一头的小孔套在中指上,
河名。藏语称“杂褚必拉”。中国西南地区大河之一。源于青海唐古拉山东北。北源扎曲,南源昂曲,汇合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称此名。东南流入云南,穿横断山间,经过迪庆藏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清代游牧喇嘛旗之一。俗称白佛旗。雍正三年(1725)置。辖4佐领。附青海诸蒙古牧,不参与会盟,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初驻牧黄河东岸,乾隆末年私越河北。道光三年(1823),被勒回河南。牧地东至龙羊峡河口
见“仇由”(320页)。
明代天文学家。又译作海达儿或海答儿。回族。先世西域人。洪武(1368—1398)年间官钦天监灵台郎。洪武十五年九月奉召,与阿答兀丁、马沙亦黑、马哈麻等,咸至于廷,出所藏元遗之书,择其言天文、阴阳、历象
我国景颇族中自称波拉的支系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与载瓦语比较接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盈江、梁河等县。以潞西县三台山区孔家寨的波拉话为例。语音特点:有22个
一个女子与一个以上男子结为配偶的特殊家庭形式。源于群婚和母系氏族制,其后以变异形式残存于阶级社会中。通常与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并行。以其发展阶段不同,形成若干类型,常见的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叔侄
1268—1287元代乌思藏高僧,世祖帝师。出身于藏地区(今后藏)萨加款氏家族。帝师※八思巴弟、白兰王萨迦寺座主恰那多吉之子。取此梵名(汉语意为“法护佑”)。至元十七年(1280)伯父八思巴在萨斯迦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