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牙仡佬
古族名。又作打牙革老。明代至民国间对部分※仡佬族之称呼。以有凿去牙齿之习俗得名。一说以女子将嫁先打去二齿以防折损夫家,一说为了美观。另论双亲死,子媳各去二齿投棺中以示诀别。主要分布在黔西、平远(今贵州织金)、清镇、大定(今贵州大方)、黄平等地。也因剪前发齐眉,又名剪发革僚。妇女以羊毛布一幅围腰成桶裙。凿齿之俗已改。今统称※仡佬族。
古族名。又作打牙革老。明代至民国间对部分※仡佬族之称呼。以有凿去牙齿之习俗得名。一说以女子将嫁先打去二齿以防折损夫家,一说为了美观。另论双亲死,子媳各去二齿投棺中以示诀别。主要分布在黔西、平远(今贵州织金)、清镇、大定(今贵州大方)、黄平等地。也因剪前发齐眉,又名剪发革僚。妇女以羊毛布一幅围腰成桶裙。凿齿之俗已改。今统称※仡佬族。
元侍卫亲军中之一种。主要以唐兀(党项)人士兵组成。至元十八年(1281),以唐兀军士3千设卫,长官为指挥使,秩正三品。负责守卫大都城(今北京)健德、和义、肃清3门。设门尉3、儒学和蒙古学教授各1。也被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其中三宫设有闸撒。和里懒你为辽圣宗※兴圣宫下之一闸撒。
明代乌思藏地名。在今西藏浪卡子境。洪武(1368—1398)初,明在其地置俺不罗卫,后升为俺不罗行都指挥使司。参见“俺不罗行都指挥使司”(1887页)。
唐初吐谷浑之一部。唐贞观九年(635),吐谷浑为唐将李靖所败,其王※慕容顺(伏允之子)率众降唐,受封西平郡王,任东部吐谷浑首领,以伏俟城(今青海共和铁卜卡古城)为中心。不久,慕容顺被部属所杀,子燕王※
书名。简称《秋涧集》,元王恽(1275—1336)撰。100卷。恽,卫州汲县(今属河南)人,字仲谋,号秋涧,因以名集。中统元年(1260)由东平评议官选至京师,历任翰林修撰、待制、监察御史、提刑按察使
碑铭。清雍正帝撰文。雍正十年(1732)立。位青海大通县祐宁寺(原称郭隆寺)。碑文记雍正元年(1723)该寺喇嘛参预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叛乱,寺庙被毁。十年(1732)清政府发帑鸠工,复修该寺
见“通司岗衙门”(1969页)。
清代满族女文人。清宗室嘎公之女,袭封男爵珠亮妻,封一品夫人。嵩山、峒山母。著有《养易斋集》。
?—1352元朝官员,唐兀人。字时中。元统元年(1333)进士。累官京畿漕运副使,出知安陆府。至正十二年(1352),蕲州曾法兴军犯安陆,募兵数百,帅以拒之。旋被攻破,军民溃乱,乃朝服公堂,喻曾军以逆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佐领世职制之一种类型。世管佐领中,原立佐领人具有一定劳绩者。《清通志》卷68载:“其率众归诚,功在旗常、得赐户口者,曰优异世管佐领”。八旗满洲中,计有5个。其承袭办法:原立佐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