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哄格布喷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的一种熊皮挎包。包为长方形,用熊头部皮子缝制,熊的双眼用在包面上,两耳留在包盖上,背带用上百枚钱币串结而成。背时挎左肩,包袋部垂至前身右腿处。实用装饰用途兼有。旧时富人家庭男子外出时必背,作为身份与众不同的一种象征。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的一种熊皮挎包。包为长方形,用熊头部皮子缝制,熊的双眼用在包面上,两耳留在包盖上,背带用上百枚钱币串结而成。背时挎左肩,包袋部垂至前身右腿处。实用装饰用途兼有。旧时富人家庭男子外出时必背,作为身份与众不同的一种象征。
明代东蒙古(鞑靼部)的统称。当时蒙古人习惯把自己和周围民族按大小统称为若干万,如“四十万蒙古”、“四万卫拉特(瓦刺)”、“八十万汉人”、“二十六万土伯特(藏族)”、“三万女真”、“三万高丽”等,均为概
见“耶律奴瓜”(1309页)。
又称大渡河铁索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横垮大渡河。是我国现存的古老铁索桥之一,藏语称“佳桑”。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建,原设泸定桥巡检,归属打箭炉厅。桥长100米、宽2.8米,由13条
清末朝廷内部分满族贵族组成的党派名称。宣统末年(1911)至民国元年(1912),以皇族肃亲王善耆、载涛、载洵、载泽、溥伟,以及毓朗、铁良、良弼等人为首筹备成立。宗旨是反对共和、反对南北议和和清帝退位
云南古地名。亦作楪榆。因叶榆泽(亦称昆明池,后称西洱河,今洱海)得名。汉代居有昆明人(古羌之一支),《史记·西南夷传》载:“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汉武帝时始置叶榆县,属益州郡。县治在叶
见“王台”(200页)。
清代陵寝寺庙喇嘛。清制,在东陵隆福寺和西陵永福寺都设有包衣满洲喇嘛。如宫缺一样,缺出时由镶黄、正黄和正白三旗包衣佐领下人挑补,亦可在陵上一般服役的包衣满洲人中选补。参与陵寝祭祀等活动。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东南部。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国朝贡仪,将其列入全国可按例朝贡的三十长官司之一。宣德三年(1428)九月,故土官侄那儿
部分怒族自称。见“怒族”(1774页)。
即“八思巴”(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