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房客

房客

明末至解放前保安族社会中农民阶级的一个阶层。其来源主要为破产流落该地的农民及当地的孤儿与无房地、无依靠者。政治经济地位较长工略高,稍有自由。租种土地,与贫苦农民一样遭受剥削与压迫。平日要承应地方头人的差役,向寺院交纳土地税(响卡),向官府交纳银两和牲口草料。若为地主招纳,全家人须住进地主家,租种一些贫瘠的土地,收成的一半交给地主,并要世代为地主进行无偿劳动。解放后已不存在。

猜你喜欢

  • 李学东

    1826—1876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农民反清起义将领。彝族。四川马边县人。曾参加太平军。咸丰四年(1854),赴云南哀牢山区进行反清起义宣传活动。六年(1856),在赵州(今弥渡县)瓦卢村天生营随李

  • 邵固

    ?—730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又作李邵固、李召固。出自大贺氏族。前首领※咄于(吐于、李吐于)之弟(一作契丹反唐首领※李尽忠弟)。时契丹与唐友好,开元十三年(725),因兄咄于与部落军事首领可突于不协

  • 剌真

    见“纳陈”(1266页)。

  • 高阙塞遗址

    战国时期赵国要塞遗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东北。战国赵武灵王时(前326—前299)筑。下有长城与山相连,至此中断,形成阙口,故名。阙口有城名高阙戍,置重兵防守塞道。汉元朔四年(前125),卫青将兵1

  • 古尔班阿里玛图

    清代新疆地名。见《西域图志》等书。西蒙古语,意为“有三棵果树之地”。柯尔克孜语称阿里玛图。又称威尔尼。旧为准噶尔库本诺雅特部鄂齐尔乌巴什之昂吉。位于外伊犁阿拉套山脉北麓。原属中国,1854年被沙俄侵占

  • 丽江古乐

    云南丽江纳西族的古典洞经和皇经乐曲。约产生于明代道教和佛教传入之后。现存的只有洞经会的洞经乐。原用于洞经的经文唱诵,需配以汉文,后来不作唱诵,成为单纯的器乐曲。有“神州”、“华通”两大调,依内容与字句

  • 师公戏

    参见“壮戏”(887页)。

  • 保恩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延祐三年(1316),成吉思汗弟合撒儿后裔月鲁帖木儿受封。

  • 普乐寺

    藏传佛教寺庙。俗名圆亭子。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武烈河东。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为接待杜尔伯特部、哈萨克及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各部至承德朝觐瞻礼而建。全寺分东、西两部分。西部依汉式寺庙建筑,由山

  • 阿其古

    哈尼语音译。哈尼族山歌。歌唱爱情和劳动。以情歌为多。曲调有欢调、悲调、放牛调、花花调等。以男女问答对唱为主,也有独唱。由于在山野田间歌唱,声音大多嘹亮高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