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戒台寺

戒台寺

契丹王朝时期重修的著名佛寺。位于今北京门头沟区马鞍山。始建于唐,原名慧聚寺。辽道宗咸雍年间(1065—1074)沙门法均在此建戒坛说戒,影响很大。明正统时改称万寿寺,至清大修,因该寺以戒坛闻名,故改今名。全寺依山而建,座西向东,保存了契丹“屋门皆东向”(《旧五代史·契丹传》)的特有习尚。现存主要殿宇为后代所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仙殿、九仙殿、明王殿等,原有千佛阁,已毁。戒坛殿在寺内北部,为二层攒尖屋顶建筑,下层方5间,上层方3间,殿内有高3层之白石戒坛,为当年法均说戒处。寺内尚存两座砖塔,南塔为法均衣钵塔,八角五级密檐式,为契丹塔通行形制;北塔为法均灵塔,塔上砖雕突出了契丹的纹饰风格。塔南侧有辽道宗大安七年(1091)王鼎撰文的法均遗行碑,碑称法均死于大康元年(1075)三月,同年五月建灵塔于方丈之右,由是知塔左原为方丈塔。此外,尚存辽金碑幢数通。寺内还存辽金时所植古松,如九龙松、卧龙松、抱塔松等,古今驰名。

猜你喜欢

  • 巴儿塞章

    见“巴勒滚”(412页)。

  • 小相公岭

    山名。简称小相岭。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汉源县大渡河南至喜德县之间。最高峰名铧头尖,海拔4791米,为越西河与安宁河的分水岭。据近人考:邛部土司、暖带密土司、田坝土司,均以小相岭的“岭”字为姓

  • 清字经馆

    即满文经馆。乾隆间于禁中所设译馆。清高宗弘历以汉文、蒙文佛经译本有失本真,难得秘旨,存意重译为满文,俾句明而意达。乾隆三十七年(1772),遂设清字经馆于西华门内,命章嘉国师(即章嘉喇嘛,西宁人,章嘉

  • 诺伙

    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的贵族等级和主要统治者。彝语音译。“诺”意为黑色,该族以黑色为贵;“伙”意为群体,因其自认为是彝族的主体,故亦含有主体之意。汉语称“黑彝”。自诩血统纯洁高贵,严禁本等级与被统治

  • 小金川

    地名。即今四川小金县。位于大金川东。其地隋唐为金川夷部,曾置金川县。垂拱(685—688),没于吐蕃。明代封金川寺僧为演化禅师,主持金川地方事务。后土酋势强,僧官失权,其地分为大小金川两部。清初相继归

  • 翁堂沃工

    见“合亩制”(834页)。

  • 莫高窟

    中国著名佛教石窟建筑群。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因此地原名莫高乡,故名。洞窟凿于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5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南北长1600多米。相传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

  • 禄东赞

    ?—667吐蕃王朝大伦(大臣)。又作薛禄东赞、蒆禄东赞;藏籍称噶尔·东赞宇松。蒆氏,一作薛氏。不识文记,性明毅,善用兵,参与吐蕃军政大计,“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吐蕃首次清查田亩,划分奴

  • 车帐

    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行居工具。《资治通鉴》注称:“契丹主乘奚车,卓毡帐覆之,寝处其中,谓之车帐。”古代蒙古族亦有之。《黑鞑事略》称,凡“起营,牛马橐驼以挽其车,车上室,可坐可卧,谓之帐舆。”此种毡帐“

  • 赵枢勷

    清初甘肃临洮藏族土司,※赵师范长子。顺治十六年(1659),袭父临洮卫指挥使职,管理土司事务。任职不久,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