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怒苏语

怒苏语

我国自称怒苏的怒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泸水两县,使用人口8千左右。境外与缅甸接壤地区也有少量分布。怒苏语有方言差别,分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方言,方言间有一定差别,互相通话有一定困难。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语法也有少量差别。以中部方言知之罗话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45个。塞音、塞擦音和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面前3套。鼻音、边音有清、浊对立两套。有唇齿音。有15个复辅音,分两类,一类是唇音和舌根音与卷舌半元音构成的11个复辅音,另一类是鼻音加前喉塞构成的4个复辅音。有39个单元音,包括12个基本元音,8个紧喉元音,10个鼻化元音,3个卷舌元音,4个鼻化卷舌元音,紧喉卷舌元音、紧喉鼻化卷舌元音各1个。有47个复元音,均为后响型。由介音i加主要元音构成的复元音有20个,u介音构成18个,y介音构成的7个,щ介音构成的2个。无前响复元音和三合元音,无韵尾。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彝语支其他语言小。有较丰富的音变现象。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有残存的形态,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复数和指小附加成分。亲属称谓名词有人称领属范畴,用人称代词的缩减形式作词头表示。数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必须和量词结合使用。量词较丰富,数词和量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分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人称代词重叠,中间插入tua53表示反省。有人称领属代词,用元音屈折变化构成。指示代词分方位指示、定指指示和复指指示,有位置区别,用不同的词表示平位、高位和低位指示。动词有体、数、态、式等语法范畴。体分将行、持续、已行、完成、曾行等5种,均在动词后加助词表达。动词有复数范畴,在动词后加助词表达。动词有态范畴,分自动、使动和互动,用辅音屈折变化和加助词等方式表达。动词有式范畴,分祈求和命令等形式,均用助词或虚化动词的方式表达。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用声调的屈折变化表示程度的变化。结构助词较丰富,有表示施事、受事、工具、处所、从由、来源、领属、比较等类,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词汇特点:单音节或以单音节构成的复合词是词汇的主要部分。方位词很丰富。复合词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偏正、表述、支配、补充等。派生构词也是能产的构词类型。有实词素加词头词尾构成的,也有加虚词素构成的。四音联绵词很丰富。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傈僳语。也有少量白语和藏语借词。

猜你喜欢

  • 慕容奕洛瓌

    即“慕容廆”(2438页)。

  • 角昂札萨克旗

    见“土尔扈特南后旗”(73页)。

  • 哈第尔

    见“哈迪尔”(1635页)。

  • 史兴语

    四川省部分地区自称“史兴”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水洛河流域及其下游冲天河一带,与普米、纳西、彝族杂居。使用人口2千左右。内部较一致,无方

  • 叶克舒

    见“叶克书”(539页)。

  • 西藏粮台

    清代为入藏清军经办粮食、军饷、军械的机构。驻藏官兵之口粮、薪饷、军械初由内地运送。乾隆五十三年(1788),清军入藏驱赶廓尔喀,军运繁重,始设机构专司其事。自打箭炉出口,设理塘、巴塘、察木多、拉里、前

  • 帖睦尔补化

    见“帖木儿补化”(1398页)。

  • 到康到牛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西盟翁戛科、音后、龙坎等一些村寨在婚礼时男家招待客人所剽的牛和猪。这些牛和猪实际是婚前女方家向男方家所要的聘礼,但一般不送到女方家,否则别人会嘲笑女方家“卖姑娘吃”。

  • 邪务

    西汉夜郎国王兴之子。参见“兴”(914页)、“翁指”(1895页)。

  • 番社管事

    清代台湾高山族地区的“番租”代办人。由高山族村社头人雇佣汉人经理,在村社设有办事处,代“番社”向佃户摧收社租,缴“番饷”、办差役及与地方官府文件来往等事宜。多有侵占“番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