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干崖宣抚司

干崖宣抚司

明清傣族土司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镇西路军民总管府,为金齿六路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镇西府,永乐元年(1403),改为干崖长官司,以土酋曩欢为副长官,自此三年一贡,不绝于朝。正统六年(1441),升干崖副长官刀怕便为长官。九年(1444),升为宣抚司,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东北旧城,与南甸、陇川两宣抚司合称“三宣”。以刀怕便为宣抚副使。十四年(1449),析干崖地置盏达副长官司。嘉靖三十九年(1560)干崖遭缅侵,宣抚刀怕举附于缅。万历(1573—1620)初,木邦宣慰使罕拔取干崖印付故宣抚刀怕举妻罕氏(罕拔妹)。万历十年(1582),陇川内奸岳风破干崖,夺罕氏印。翌年明将刘綎灭岳风,追印不得,干崖部众遂自相承代。移治今盈江县东北新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干崖仍授宣抚司。民国元年(1912),分设干崖、盏达弹压委员。五年(1916),改设行政委员,隶腾越道。二十一年(1932),改设盈江、莲山设治局,为云南第一殖边督办所辖。现为盈江县。

猜你喜欢

  • 波儿哈都台吉

    见“段奈台吉”(1700页)。

  • 巴卧·祖拉陈哇

    1504—1566明代藏族学者。拉萨西部聂塘人。属尼雅氏族。5岁被比丘恰隆巴认定为康区乃囊寺巴卧系活佛二世。后迎往西藏洛扎卓波寺主持,从上师多丹根顿嘉措读藏语文。9岁随噶玛噶举派红帽系四世却吉查巴受沙

  • 土默川

    地名。即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秦汉以前称※云中川,北魏时期称※敕勒川,隋唐时期称※白道川,辽金以后称※丰州滩或丰州川。明嘉靖(1522—1566)初,东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率部入居丰州滩,发展畜

  • 赶兔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蒙语正确音译应为噶勒图。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辛爱黄台吉子。疑为《三云筹俎考》等书所载之安兔。父母离异后,随母移居满套儿(今河北丰宁一带),因近边塞,被称作“蓟门属夷”。

  • 孙敖曹

    隋唐时期契丹一部落首领。初率部仕隋,授金紫光禄大夫。隋亡唐兴,与靺鞨首领突地稽俱于武德年间(618—626)遣使附唐,被唐封云麾将军,行辽州总管,诏于营州(今辽宁朝阳)城旁安置。时契丹主部尚归附突厥。

  • 蒙古尔

    土族语音译,意为“蒙古人”。青海互助、大通及甘肃省天祝一带土族的自称。参见“土族”(63页)。

  • 拖拉气

    即“拖日气”(1365页)。

  • 游皇城

    元代宫廷祓灾迎福礼俗之一。亦称白伞盖佛事。至元七年(1270),元世祖忽必烈纳帝师八思巴建议,于大明殿御座上安置一顶白伞盖,以金粉书梵字于其上,意为“镇伏邪魔护安国刹”。是后每年二月十五日于大明殿行启

  • 永寿寺

    召庙名。亦称王爷庙。位于内蒙古敖汉旗萨力巴乡乌兰召村。清咸丰年间兴建。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有殿堂、庙舍25间。建筑为歇山转角形式。寺内喇嘛最多时有30余人。1947年时寺庙衰微,已无宗教活动,仅有房

  • 撒葛

    见“耶律罨撒葛”(13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