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南北朝时期北魏、柔然、北凉的军事编制。《资治通鉴》胡注:“军将、幢帅皆魏制”。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元年(386)置幢将,“主三郎卫士直宿禁中者”。后又有内都、外都之别,内都幢将宿卫禁中,外都幢将领兵作战,镇守地方,一幢有马步500。比幢大者称军,置军将1名,将千人。柔然可汗社仑效法魏制,于北魏天兴五年(402)设立军、幢制度,“千人为军,军置将1人,百人为幢,幢置帅1人”。则柔然的幢小于北魏,仅百人。匈奴余部所建的北凉政权(397—439)也有幢的军事建置。军、幢制度使分散的游牧部落有了统一的军事编制,便于指挥和调动,加强了战斗力。

猜你喜欢

  • 江卡尔孜

    参见“江孜”(883页)。

  • 考姆孜

    柯尔克孜族传统的弹拨乐器。即三弦弹拨琴。据传,乃古柯尔克孜语“考奥吾孜”(意为“美丽的乐器”)的音变。琴身以红松等木制成,琴腹呈椭圆形,颈细而长,包括弦柱、指板、共鸣板及箱、码等部分,以羊肠丝或马尾丝

  • 丰绅殷德

    ?—1810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和坤之子。乾隆四十五年(1780)赐名。五十四年(1789),尚固伦和孝公主,命在御前行走。五十五年,授散秩大臣。寻管理御膳房、造办处事务,兼武备院卿。五

  • 乌鲁古

    契丹语官名。又译作“乌鲁骨”。一说源于突厥语“邬落”(“驿马”之意)。掌群牧。一说会同元年(938)后改为“群牧使”。女真立国,仍设是职。《金史·百官志》称:“乌鲁骨之下有扫稳脱朵,……皆踵辽官名也。

  • 央谷

    瑶语音译。俗称“村老”。解放前广西十万大山的“山子瑶”对村寨头人称谓。每村寨均有一人担当。凡成年男子不论老少、贫富,只要办事公正,有管集体生产与生活的才能,均可参加竞选,由“村民会议”通过“神卜”的方

  • 密图巴里伯克

    参见“木特斡里伯克”(260页)。

  • 延福寺

    黄帽派喇嘛庙。藏名“格吉楞”。位于阿拉善旗治所巴彦浩特市内。因其靠近旗衙门,与王府关系密切,故又称为“衙门庙”、“内庙”、“王爷庙”等。乾隆二十一年(1756),札萨克郡王罗卜藏多尔济置建。由弘历赐额

  • 鄋瞒

    春秋时长狄的主要支系。简称“鄋”。一说为长狄的自称。孔子称其为防风氏(汪芒氏)后裔。周代北迁为鄋瞒,事详“长狄”(363页)。

  • 济仲喇嘛

    见“孜仲”(1264页)。

  • 察罕帖木儿

    ?—1362元末将领。字廷瑞。畏兀儿人,一说为乃蛮种人。祖籍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自曾祖阔阔台随元军收河南,遂定居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西北)。至正十二年(1352),组织地主武装数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