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帝师癹思八行状

帝师癹思八行状

元代癹思八生平事迹专文。至元十七年(1280),帝师八思巴圆寂后,翰林学士王磐奉敕撰。癹思八即元代乌思藏高僧八思巴·洛卓坚藏(1235—1280)之异译。文中首录元世祖忽必烈尊赐封号全称:“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据本文载:八思巴为土波(吐蕃)望族之裔,幼从其伯父萨师加哇(萨班、公哥坚藏)出家学经,7岁演法,精通三藏。癸丑岁(1253),应忽必烈之召驰驿王府晋谒。戊午岁(1258),应蒙古宪宗(蒙哥)诏主持僧、道两家辨伪,僧人获胜。庚申岁(1260),忽必烈即帝位后,尊为国师授玉印,任中原法主,统天下教门,寻辞返乌思藏,期月召还。庚午岁(1270)至元七年,以制成大元国字(八思巴蒙古文),下诏颁行,并升号大宝法王,赐玉印,统领全国释教,旋又西归。甲戌岁(1274)至元十年召还,隆重优礼,并请为皇太子真金说《彰所知论》,寻又力辞,于庚辰岁(1280)至元十七年圆寂。世祖命于京师建塔保藏真身舍利,又敕命王磐撰成行状。行状所叙八思巴历年事迹行止,皆为当时史实,并与藏、汉史籍所载相符,向为史家所重;然文中称八思巴卒年42岁,而藏文《萨迦世系》、《八思巴总传》则推算其卒年46岁,并为学界所沿用。

猜你喜欢

  • 沧源设治局

    民国时期在云南沧源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民国二十五年(1936)置,划分为勐角、岩帅、永和、曼海、班洪五个辖区。居民主要是佤族,其次是拉祜族和傣族,还有部分汉族。民国三十四年(1945)改划为镇乡制

  • 亦迷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又作伊尔们河卫。永乐十五年(1417)二月,与亦东河卫同时设立。经常入京纳贡,弘治元年(1488),贡马、貂皮。在今吉林省饮马河流域。

  • 高髻

    见“椎髻”(2164页)。

  • 忽鲁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忽里山卫作呼勒山卫。

  • 岗卓拉顿

    藏语音译,即力役租税。解放前藏族地区的徭役赋税。“岗卓”意为“力役”,指派遣人畜支应差徭;“拉顿”意为“租税”,指用实物、钱财缴纳捐税。归时藏区的徭役赋税,总分此二类。

  • 孛鲁古台

    见“别里古台”(1070页)。

  • 完颜斡鲁

    ?—1127金宗室、大将、开国功臣。女真族。完颜氏。金景祖孙,韩国公劾者次子。康宗乌雅束初期,助斡带攻含国部斡豁,拔其城。以高丽筑九城于曷懒甸(今朝鲜咸兴以北,东朝鲜湾西北海岸一带)亦筑九城与之对抗,

  • 清字经馆

    即满文经馆。乾隆间于禁中所设译馆。清高宗弘历以汉文、蒙文佛经译本有失本真,难得秘旨,存意重译为满文,俾句明而意达。乾隆三十七年(1772),遂设清字经馆于西华门内,命章嘉国师(即章嘉喇嘛,西宁人,章嘉

  • 九夷

    先秦时对居于今山东东部、淮河中下游江苏、安徽一带诸夷的泛称。《后汉书·东夷传》云:“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阴夷。”《论语》、《春秋左传》、《竹书纪年》、《越绝书》

  • 喇本

    藏语喇嘛墀本的简称,意为“僧人万户”。元代乌思藏地方帕木竹巴郎氏家族万户的自称。元宣政院所辖乌思(前藏)、藏(后藏)十三万户中,帕竹万户(《元史》作伯木古鲁万户)领地在今西藏乃东地区,藏传佛教噶举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