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帖木儿补化

帖木儿补化

?-1351

元代高昌畏兀儿亦都护。又作帖木儿不花、铁木儿补化、帖睦尔补化等。※纽林的斤长子,为八卜叉公主所生。大德(1297-1307)中,尚阔端孙女朵儿只思蛮公主为妻。至大(1308-1311)年间,从父入觐武宗,充宿卫,事太后于东朝,拜中奉大夫,领大都护事。后以资善大夫出为巩昌(今甘肃陇西)等处都总帅达鲁花赤。延祐五年(1318),父死,嗣为亦都护(国主号,意为“幸福之主”)、高昌王。英宗至治(1321-1323)中,领甘肃诸军,仍治其部。泰定(1324-1328)中,移镇襄阳,自此,畏兀儿之地归由察合台后王管辖。寻拜湖广行省平章政事。致和元年(1328),受文宗召,还大都(今北京),佐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之难。后拜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知枢密院事,让亦都护高昌王位与同母弟篯吉。天历二年(1329)正月,迁中书左丞相,三月,加太子詹事,十月,拜御史大夫,改知枢密院。后至元六年(1340),拜中书左丞相,监修国史,至正六年(1346)罢。十一年(1351),被诬以谋害大臣罪,为脱脱(一说伯颜)奏杀。

猜你喜欢

  • 移支

    东汉西域小国名。据《后汉书·西域传》载,有1千余户,3千多人,胜兵千余。其人皆披发,勇猛善战,以游牧为业,随畜逐水草,不知农田耕作。所居原为蒲类国地,以蒲类王得罪匈奴单于,匈奴强迫蒲类人远徙匈奴右部阿

  • 氐人国

    古代传说中的氐人或互人之国。成书于战国至汉初的《山海经·海内南经》载:“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大荒内经》云:“有互人之国,人面鱼身。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郝懿

  • 越居

    ?—536?高车国王。※穷奇子,※伊匐弟。北魏正光五年(524)左右,兄伊匐为柔然阿那瓌所败,退归,乘机杀之,自立。曾遣使至西魏,后与东魏保持通贡关系。东魏天平(534—537)中,为柔然击败,被侄(

  • 道光琼州府志

    书名。清人明谊修,张岳崧等纂。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印本,光绪十六年(1890)补刊。共44卷,卷首为郡县沿革表,次第有舆地、建置、经政、海黎、职官、选举、官师、人物、艺文、杂志等诸目。对海南岛历

  • 也迪亦纳勒

    蒙古国时期乞儿吉思首领。又译野牒亦纳里。十三世纪初,游牧于谦河(今叶尼塞河上游)流域。元太祖二年(1207),接受成吉思汗使者按弹、不兀剌招降,与另一首领遣亦里克帖木儿、阿惕乞剌黑两位(一说还有兀鲁惕

  • 合里直

    契丹语,又译作“合里只”、“合理只”、“合李只”。为契丹※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名。属辽穆宗※延昌宫。承天太后※崇德宫下一瓦里也以是词为名。应天太后※长宁宫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

  • 粟末部

    靺鞨(勿吉)著名7部之一。因依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而居得名。唐初又称粟末靺鞨,下分若干部,已知者有厥稽等8部。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后,《隋书》称其“与高丽相接”,约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的松花江上

  • 养赡地

    清代台湾地方政府拨给高山族屯丁的土地。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大将军福康安奏请,经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批准,在台湾内山“生番”居地边界招募附近“熟番”之力壮者设屯,禁止汉人入山滋事和内山“生番”外出

  • 见“门款”(135页)。

  • 弩尔哥

    见“奴儿干都司”(6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