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依族

布依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旧称“仲家”、“夷族”。自称“布越”、“布那”、“布曼”、“布侬”、“布僚”等。主要分布于贵州南部、西南部镇宁、紫云、关岭、平坝、清镇等地,贵阳郊区亦有分布。其地气候温和,多溶岩分布,景色秀丽,驰名中外的黄果树瀑布和享有“贵州高原之花”美称的花溪,即在其区。特产甘蔗、木棉、桐油、茨藜、娃娃鱼(大鲵)等。有2545059人(1990年)。与壮、侗、傣、水等民族同源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魏、晋、南北朝至唐、宋,统称蛮僚、俚僚或西南蕃、八番。元、明、清称仲家。1953年起统称今名。旧时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不发达,有家庭手工业。富有革命斗争传统,曾发动著名的南笼起义、上司起义。操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北部方言接近,通用汉文。1956年曾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布依文。体质特征属蒙古利亚人种南亚类型。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信仰多神,崇拜祖先,行鸡卜、蛋卜,近代部分人始信仰天主教。从事农耕稻作,以大米为主食。嗜腌酸、辣食。有不落夫家习俗。蜡染工艺著称国内外。以干栏式建筑为传统住房,近代多改为木、石结构。传统的民族节日有六月六、七月半、牛王节等。传统的文化艺术有布依戏、花灯戏、铜鼓涮巴舞及布依歌等。

猜你喜欢

  • 尉迟伏师

    唐代西域于阗王。姓尉迟氏。尉迟澥之子。父死,于开元十六年(728),受唐册封为于阗王。在位期间,与唐保持和好关系,数遣使朝贡。

  • 阿不合

    ①见“阿八哈”(1199页)。 ②见“阿巴海”(1201页)。

  • 李璧

    明代地方官员。字白夫。广西武缘县止戈乡人。壮族。自幼勤奋好学,知书识礼。弘治八年(1495),应乡试中举。先后赴浙江兰溪县和仁和县任“教谕”,潜心施教,诲人不倦,生员深感其德。正德十年(1515),升

  • 任王

    金封爵,小国一字王号。完颜隈可(一作偎喝)受封。天德二年(1150),与其母太祖妃萧氏同被杀。大安元年(1209),卫绍王完颜永济,封子6人为王,中有任王。

  • 亦剌合

    ?—约1203蒙古国建立前克烈部首领之一。又译亦剌哈、你勒合、亦腊喝。克烈部部长※王罕子。宋庆元二年(1196),与父联合铁木真(成吉思汗)配合金军大败塔塔儿部于浯勒札河(今蒙古国乌勒吉河),受金封为

  • 哈密

    西域地名。即隋伊吾郡新伊吾城,唐伊州伊吾县。《元史·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作哈密力,《世祖纪》作合迷里、甘木里,《五行志》作合木里、合迷,《脱力世官传》作渴密里,《释老传》作感木鲁。《明史》中《太祖纪》

  • 波路

    西域古地名。见《魏书·西域传》。《洛阳伽蓝记》作钵卢勒,《高僧传·智盌传》波崙。《大唐西域记》钵露罗。《新唐书》大勃律、布露。清《西域图志》博洛尔。即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当地居民属藏族,操藏语。号称

  • 喃字

    15世纪以后越南借用汉字和仿照汉字形式书写越南语所创造的文字,称“喃字”。京族迁入我国后,沿用为本民族民间土俗字。采用汉字构字方法,以汉字表音表义(左边表音,右边表义)。因其笔划过繁,结构复杂,仅限于

  • 图尔都

    ?—1779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喀喇玛特系和卓。维吾尔族。叶尔羌(今莎车)人。清辅国公※额色尹兄阿里和卓子。初隶准噶尔,被胁徙伊犁。乾隆二十年(1755)冬,霍集占叛清,欲强胁其归叶尔羌。不从,偕额

  • 渔箔

    京族渔民的主要捕鱼工具。流行于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山心、巫头岛一带。传说200年前就已使用。用木条和细竹蔑在浅海滩上围插而成。结构分头、身、尾三部分,形状似龙虾,头大,身细长、尾圆小。头部宽大,伸向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