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崩尼—博嘎尔珞巴语

崩尼—博嘎尔珞巴语

我国自称崩尼、博嘎尔等支系的珞巴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关于支属,经初步比较,与景颇、独龙等语言较接近,与印度嘎若语支的语言也有密切关系,因未作深入比较,暂归入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雅鲁藏布江东段以南的广大山区。使用人口3千多人。崩尼—博嘎尔珞巴语支系繁多,语言内部有一定差别,就已经调查获得的材料,大体可划为崩尼、博嘎尔、达木3个方言。三者之间,崩尼与博嘎尔两个方言要接近一些,达木方言差别要大一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以米林县博嘎尔珞巴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19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无送气辅音。塞擦音有舌面前部位一套。因吸收藏语借词,增加了卷舌清塞擦音1个。有3个双唇腭化辅音。无唇齿音。无复辅音。有14个单元音,分长短两套各7个。长元音只出现在单元音中。复元音极少,仅1个前响复元音ei。节尾辅音有m、n、、p、t、k、r7个。有习惯调,无音位调,声调不区别词义。有词头。语法特点:虚词、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形态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名词有表示性、数的词尾。量词不丰富,数词可以直接作句子成分。数词与量词连用时,量词在前,数词在后。数词“8”是用“4”和“2”连结而成。人称代词有单数和多数。有格语法范畴,用粘附性后缀表示。指示代词分近指、远指和更远指。动词有体、态等语法范畴。分一般体、现行体、将行体、即行体、完成体5种,用在动词后加语尾助词的方式表达。态有使动态和互动态两种,使动态在动词前加虚化动词表达,互动态在动词后加助词表达。双音节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结构助词有表示领属、受动、工具、从由、处所、时间等类,使用时间较广泛。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有的在谓语前,有的在谓语后。补语在中心词后。词汇特点: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占词汇中大多数。有丰富的构词词头和词尾,但并不弱化。派生词和复合词在词汇中都占较重要的地位。合成的复合词以修饰、联合、补充3种形式为主,主谓式、动宾式的复合词也有,但不如前三类能产。借词主要来源于藏语,也有一定数量的近期汉语借词,但也许是从藏语转借来的。借词以音译为主。

猜你喜欢

  • 大白山

    即“从太山”(321页)。

  • 花衣瑶

    见“唔奈”(1864页)。

  • 白洪大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喀喇沁部领主。又作白洪大哈、白忽台可汗等。孛儿只斤氏。※昆都力哈长孙,※摆三勿儿威正台吉子。驻牧于独石口以北的开平地区,拥兵2万余骑,颇有声势。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封

  • 站田

    亦称“栈田”。旧时布依族部分地区残存的领主经济土地制度。流行于黔南、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亭目授与住在交通线上的农民耕种,收获归耕者所有,不用缴纳粮赋,也不用服劳役,只需接待过往的亭目

  • 谋宁克任

    西夏大臣。党项羌族。夏崇宗时(1086—1139)官御史大夫。崇宗亲政后,提倡学习儒家文化,西夏举国重文轻武之风盛行。夏贞观十二年(1112),崇宗命朝臣言朝政得失,乃上疏申述“治法之要,不外兵刑,富

  • 纪古滇说集

    书名。又作《纪古滇说原集》、《纪古滇说》、《记古滇说集》等。1卷。宋末元初滇人张道宗著录。书末题成书于南宋咸淳元年(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但书中亦记有咸淳元年以后之事,疑为作者成书后所补或后人所

  • 八分

    清※宗室中区别权利、义务和地位的制度名。天命七年(1622),努尔哈赤设置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分别主持八旗,凡财物出纳必八家均及、均摊,是为八分(分,读去声)。崇德元年(1636),始定宗室九等封爵,

  • 频没部

    契丹部落名。一作濒没。为※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之一部落。遥辇氏是继※大贺氏后至契丹开国前最后一个部落联盟,相当于唐开元十八年(730)至后梁开平元年(907);刚组成时有八部,频没部为其一。有人以为该部

  • 赤勒

    见“敕勒”(1983页)。

  • 濮拉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仆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江县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地区。详见“彝族”(25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