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屯齐

屯齐

1614—1663

清朝将领。贝勒图伦次子。崇德元年(1636),随武英郡王阿济格征明。四年(1639),随郑亲王济尔哈朗攻明锦州、松山、杏山。因功封辅国公。五年,随睿亲王多尔衮围明锦州。六年,从太宗征明,于锦州、塔山败明兵。复随多尔衮围锦州。顺治元年(1644),晋封固山贝子。随豫亲王多铎入山海关,追击李自成起义军,转战陕西、河南。二年,同图赖等率军渡长江,于芜湖俘朱由崧,灭弘光政权。同年,授镶蓝旗满洲都统。三年,随肃亲王豪格西征,镇压农民起义军。五年(1648),拜平西大将军,同韩岱等镇压陕西回民起义。后赴阿济格军,驻大同。六年,晋封多罗贝勒。随敬谨亲王尼堪征南明桂王至湖南,九年(1652),随尼堪于湖南镇压张献忠部起义军。诏为定远大将军。十一年,以尼堪战役坐罪削爵。后封镇国公品级。十五年(1659),随信郡王多尼赴云南征朱由榔,降其众,朱由榔出逃缅甸。

猜你喜欢

  • 永宁宣抚司

    元明四川彝族土官署名。元至正中(1341—1368)改永宁路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明洪武四年(1371),土官宣抚使归明,改为永宁等处军民安抚司,移治今叙永县永宁河东。七年复升宣抚司,秩正三品。

  • 同心清真大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原名“清真大寺”。寺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旧城。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寺院,又是著名的革命历史文物旧址。始建于明初(相传为洪武二年,即1369年)。后经明万历(157

  • 糺户

    辽代对边防地区诸游牧民族户的称呼。又作乣户。亦称“边防乣户”。依本族旧俗从事生产,为辽守边。其衣食之源,全赖畜牧。绩毛饮湩,以为衣食。

  • 余丁

    清代八旗制度下未被选中披甲和佐领内超编的多余成丁之谓。①挑甲考试不及格者。旗制规定:凡年满十八(初期定为十五、十六),或身高五尺以上者,即可选充披甲(八旗兵)。因受各佐领披甲定额所限,通常是披甲限额内

  • 高阙塞遗址

    战国时期赵国要塞遗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东北。战国赵武灵王时(前326—前299)筑。下有长城与山相连,至此中断,形成阙口,故名。阙口有城名高阙戍,置重兵防守塞道。汉元朔四年(前125),卫青将兵1

  • 清代驻藏大臣考

    书名。丁实存著。1943年成书。该书取材于《东华录》、《卫藏通志》、《大清会典》、《耆献类徵》、《宣统政纪》、《清史稿》、《筹藏奏牍》等书。概述西藏近300年受中央王朝统治之历史,详论清朝对蒙藏宗教政

  • 阿斯怜

    见“萧忽古”(1996页)。

  • 实怜答里

    见“失怜答里”(591页)。

  • 初波扒

    傈僳语音译,意为“富裕的人”。解放前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的富裕农户、个别山主(即地主)。约占总农户的2%。大多为家族长、村寨头人、蓄奴户、乡保长或教会上层人物。一般均占有较多的耕地、牲畜、农具和粮食,有

  • 隆款

    毛南族乡规民约。又称“龙缓”。流行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中南和下南地区。由各村、峒民主推选有名望的老人共同制订,以维护地方的利益。内容包括抗拒外来侵犯和维护当地风俗、山水两个方面。违犯规约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