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屯弥桑菩札

屯弥桑菩札

松赞干布(617?—650)辅政名臣之一。藏文创制者。吐蕃人。大臣屯弥阿努热嘎达之子,生于今隆马宗之聂地。曾奉命先后出使唐及尼婆罗(今尼泊尔),迎娶唐文成公主及尼婆罗公主,为增进汉藏及尼藏之间友谊做出巨大贡献。后被松赞干布派往天竺(今印度)向李瑾·拉日僧格等大学者学习文字(声明学一语言学),通晓梵文及语言学。返藏后依印度之梵文,结合吐蕃各地语言之特点,仿兰咱体梵文创制藏文楷书,又仿尼婆罗瓦都龙字造藏文草书,是为藏文之始(一说松赞干布之前已有香雄文字)。据藏史载,屯弥在罗些(今拉萨)附近之玛荣堡创改吐蕃文字,其首次所制文字刻于甫东森果囊多寺的山崖上。所著之有关声明著作今有存者,但其时所译佛典至今未见。被誉为第四位吐蕃贤臣。

猜你喜欢

  • 七觉士

    亦译“七初子”、“初七觉士”、“七聪慧者”等。是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随莲花生和菩提萨最早出家的7名吐蕃僧人。其名称在藏史中所载不一,《贤者喜宴》记载是:拔赤斯、拔塞

  • 善扑营

    清代禁卫军演练摔跤、射箭、骑马等技艺的军营。后金天聪间(1627—1636),侍卫中已有蒙古“布库”,即摔跤手。康熙八年(1669),圣祖玄烨以辅臣鳌拜专横,虑其力大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执事人)年

  • 阁院寺

    又称阁院禅林寺,俗称大寺。为辽代重修、保留辽建筑特色的佛教寺院。位于今河北涞源城内西北隅。据县志称,寺为东汉时所建,辽代大修,其主体建筑文殊殿,又名大雄宝殿,为辽代建筑。殿前有辽应历十年(960)经幢

  • 盖吴

    418—446北魏关中人民起义首领。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人,一说北地(治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族属卢水胡。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445)九月,于杏城起兵反魏,拥众10余万。杀长安镇副将拓跋纥,攻新平,

  • 即“库莫奚”(1110页)。

  • 堂马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百姓给土司官寨支应的一种差役名。主要有背水、扫地、放牧、短程背运、传呼口信等,在中司官的指挥下,由寨首率当差百姓,每次每寨出7至9人,服役10天,1年3次。

  • 章嘉呼图克图先世源流

    佛教传说的章嘉呼图克图十三位先世。其说称第一世章嘉为阿罗汉达尊(一作森陀),降生于印度。第二世为释迦希宁,转生于印度。第三世为达班阿杂尔雅,亦转生于印度。第四世为嘎瓦白喷(一译革那巴拉森),转生于西藏

  • 赤桑扬敦

    吐蕃时期“七良臣”之一。松赞干布(617?—650)时吐蕃大臣。尼雅氏之子。又号称“不可缺少的四大臣”之一,政绩卓著。早期吐蕃居民均居山上,以岩洞为室,经其提倡,吐蕃居民从山上迁居河谷地带,建石屋以居

  • 敖尔克齐

    鱼肉干。赫哲语音译。亦称“才尔嘎查”。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鱼、兽肉是赫哲人旧时的主要食物,为保证常年和灾年有肉可吃,他们将捕鱼旺季捕得的鱼晒成鱼干储存备食。晒鱼干多在风多、凉爽、气候干

  • 黑哲

    见“赫哲族”(2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