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小宛

小宛

西域古国名。王治扜零城(今新疆且末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150,口1050,兵200。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辅政。居民从事农牧业。能制兵器,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东汉时并于鄯善。

猜你喜欢

  • 俄洛族

    见“果洛克族”(1440页)。

  • 色布腾旺布

    ?—1748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清多罗郡王阿喇布坦次子。初游牧推河,尚郡主,授多罗额驸。雍正元年(1723),晋多罗贝勒,授札萨克。兄车凌旺布卒后,袭札萨克多罗郡王爵,授盟长。九年(17

  • 抚瑶土官

    畲族地区设置官员名,又称“��官”。明朝于闽、粤交界的畲族地区设置土官,用以管理畲民,征收赋税。因史书上对畲、瑶民族的记载,往往混淆,或称畲族为瑶族,对畲区官吏称为“抚瑶土

  • 临高语

    我国海南省部分汉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泰语支,分布于海南省北部一东起南渡江,西迄临高县的新盈港,南以琼山县的遵潭、澄迈县的白莲和儋县的南丰为界,北濒琼州海峡,包括临高全县和儋县、澄迈、

  • 拜牲

    即“板升”(1293页)。

  • 克鲁伦巴尔和屯盟

    清外蒙古喀尔喀四部诸盟之一。以车臣汗部二十三旗在克鲁伦河北巴尔和屯会盟得名。东接呼伦贝尔,西界察罕齐老图,南抵大漠,北邻俄罗斯。为喀尔喀蒙古东路。地宜畜牧,有矿产及盐池。清代直隶理藩院。民国初年由驻库

  • 库野

    见“苦夷”(1330页)。

  • 刻木记事

    文字未出现或未被普遍使用以前,人们借以记录数字、事件、传递信息等的方法。或用木片、或用骨片、或用竹片刻划。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刻木向称之为“券契”。《列子·说符》:“宋人有于道得人造契者,密数其齿”。这

  • 凉山彝族家支制度

    旧时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以父系血缘集团进行统治和自保的制度。大小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没有出现统一的、完整的政权组织机构,诺伙(汉称黑彝)家支担当其职能。家支虽残存着氏族组织的外型和某些特点,但实质上已蜕变成奴

  • 东山部

    党项羌部落名称。唐初,吐蕃兴起后,原居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的党项羌,受其威迫。在唐政府协助下向西北地区迁徙。迁居庆州(今甘肃庆阳)一带的党项羌部,因其居陇山(今六盘山)以东,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