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哥河之役
唃厮啰政权抗击西夏入侵河湟的战争。宋景祐二年(1035),唃厮啰政权首领啰厮啰率本部兵万余人,在青唐(今青海西宁)北之猫牛城阻击夏人李元昊部将苏鲁儿所部3万5千众,大败之,苏鲁儿被执。继因元昊亲率大军来征,寡不敌众,退守城塞。猫牛城百姓被屠者以万计。后侦知夏人虚实,命部将安子罗断其归路,并潜使属下将夏军过宗哥河(今湟水)标志其深浅之插帜移植深处,及战,元昊军溃归,视帜而渡,溺死者十有八九。是役持续200余日,以夏收兵,冲破安子罗防线撤回本部而告终。
唃厮啰政权抗击西夏入侵河湟的战争。宋景祐二年(1035),唃厮啰政权首领啰厮啰率本部兵万余人,在青唐(今青海西宁)北之猫牛城阻击夏人李元昊部将苏鲁儿所部3万5千众,大败之,苏鲁儿被执。继因元昊亲率大军来征,寡不敌众,退守城塞。猫牛城百姓被屠者以万计。后侦知夏人虚实,命部将安子罗断其归路,并潜使属下将夏军过宗哥河(今湟水)标志其深浅之插帜移植深处,及战,元昊军溃归,视帜而渡,溺死者十有八九。是役持续200余日,以夏收兵,冲破安子罗防线撤回本部而告终。
奚族制作的著名交通工具。契丹族习之,亦很普遍。沈括《梦溪笔谈》称:“契丹之车,皆资于奚。”其形制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后广前杀而无股,材俭易败,不能任重而利于行山;长毂广轮,轮之牙,其厚不能四寸,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乌审旗。牧地东界鄂尔多斯右翼前旗,西界右翼中旗,南界清水营边城,北界左翼后旗。唐为河滨县地,宋入西夏,明嘉靖中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袄儿都司(即鄂尔多斯)济农
?—约1769清代右部哈萨克(乌拉玉兹)汗。一译阿卜尔嘛密特、阿布尔班必、阿布勒巴木比特、阿布尔玛木比特。※头克汗第三子。原为“左部(中玉兹)汗”。后阿布赉汗势力强大,逐步退居土尔克斯坦城(今哈萨克斯
元顺帝朝蒙古牧民起义。灭里部隶属汪古统治者领地内,在红巾军大起义影响下,于至正十八年(1358)九月,爆发反抗赵王暴政的起义。起义者攻进王府,杀死赵王的替身观音奴,赵王八都帖木儿仅因化装出逃才得以幸免
清代蒙古地区寺庙的僧职名。亦作格思贵。管理寺庙、札仓庶务和杂务,有的还兼管教务和戒律,教授经典和督察喇嘛念经,手执法杖,对不守戒律规定的僧人予以责打。也负责处理僧众的一般纠纷,实际是寺庙的执法者。地位
元侍卫亲军中之一种。主要以唐兀(党项)人士兵组成。至元十八年(1281),以唐兀军士3千设卫,长官为指挥使,秩正三品。负责守卫大都城(今北京)健德、和义、肃清3门。设门尉3、儒学和蒙古学教授各1。也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沃楞河卫。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1卫同时设立。今人考在前苏联滨海边区萨马尔加河流域。
约1756—1824清代诗人。字实夫。四川成都人。回族。原籍浙江钱塘,幼时随父入川,为舅父马秋药所钟爱,因又姓马。好咏吟,文才出众,年虽弱冠,即有《梅蕉山房诗课》、《蕉缘轩诗抄》等作品问世。乾隆四十二
亦作赛斐。满语音译,汉称木匙或木匕。东北满族及其他民族所普遍使用的一种食具。《三朝北盟会编》卷4有金代女真人使用此食具的记载。长约4寸,上锐下丰,削木而成,燎以火,曲其柄,佩于带上,用以代箸。
藏语康巴方言之音译,即拉萨方言之“本波”,意为“官长”、“土官”。又称“甲尔窝”(杰波),意为“王”。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基层组织最高首领。每一村寨均有一名,世袭,一般父死子袭,兄终弟继,无子者由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