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昭舞

安昭舞

土族传统民间舞蹈。土族语称“干佼日”,意为“弯曲”或“转圈”。为一种以歌的旋律节奏为指导的集体舞。流行于青海互助等地。因歌词以“安昭索罗罗”、“安昭一昭应昭呀”等为衬句,故名。节日喜庆时在庭院或打麦场上跳,以示庆贺。有《兴马老》、《召引召》、《拉热拉莫》、《索罗罗》四种不同的舞曲。歌词多为祝福吉祥如意,庆贺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等内容。舞时,人们排成一圆圈,其动作是:先弯腰,同时双臂随步态前移而向右摆动,迈第二步时双臂又向左摆动,迈第三步时左脚高跳随之向右转一周。一般由一人领舞(通常为老年男子),一唱众和,歌舞协调,歌声悠扬,舞步轻盈。

猜你喜欢

  • 约么

    藏语音译,意为“女仆”。旧时藏族牧区对牧主所雇女长工的称谓。男长工称“约波”(男仆)。大多因家贫或无牲畜不得不靠帮工维生,也有个别因无力还债,替债主作工抵债者。主要替牧主挤奶、打酥油、晒牛粪、背水、磨

  • 龙飞

    后凉太祖懿武帝吕光年号。396—398年,凡3年。

  • 黄家洞

    描写唐代壮族军队的诗篇。律诗一首。唐李贺(790—816)撰。贺字长吉,福昌(今属河南宜阳)人。内容描写黄峒(今广西左右江壮族先民)起义军击着铜鼓、打着三点黑旗、佩带壮锦制作的“绣囊”参战以及凯旋而归

  • 泥礼

    见“涅里”(1933页)。

  • 玛祜

    1628—1676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哲柏氏。顺治九年(1652),由翻译进士充王府教习,授佐领兼刑部员外郎,迁钦天监监正。康熙八年(1669),圣祖特简任江宁巡抚。九年,以淮安、扬州二府遇水灾,

  • 木古法

    木制人偶。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人成年人死后,一般举行“撂档子”(送魂)仪式。届时,用木刻制一人偶给其穿衣戴帽代表死者,进行祭祀和送魂。详见“撂档子”(2445页)。

  • 孝堆

    藏语音译,意“侍从”、“官员”等。旧时西藏对低级官吏的泛称。其中原西藏地方政府和各大活佛属下者,均占有世袭的※封地和农奴,属于农奴主阶级。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已逐渐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 龙沙纪略

    书名。清方式济(字屋源)撰。1卷。康熙年间成书。康熙五十年(1711),其父澄峰受文字狱株连,谪居齐齐哈尔,因省亲随侍,久居谪所,以亲身经历考订文献撰是书。分方隅、山川、经制、时令、风俗、饮食、贡赋、

  • 满达海

    1622—1652清宗室。满洲正红旗人。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和硕礼亲王※代善第七子。崇德五年(1640),从征锦州。六年,封辅国公。从肃亲王豪格围松山,合诸军击败明总兵吴三桂援军。七年,

  • 傅育

    汉朝官员。汉北地郡人。东汉明帝(公元57—75年在位)初年,为临羌长。时烧当羌滇吾盛,雄视诸羌,屡发兵侵汉边,遂与将军马武引兵败之。累迁至武威太守。章帝建初二年(公元77年),因聚居塞内羌众纷纷逃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