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奥米那楞

奥米那楞

萨满的岁时集会。鄂温克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地区,因分散居住,各地举行时间、仪式等不全一致。阿荣旗境内,每年农历四月间举行,故又名“四月会”。全“毛哄”(大家族)的人都参加,请主祭萨满治过病的其地“毛哄”的人也来。其内容:一是老萨满领教新萨满跳神,二是为“毛哄”祈求平安和繁荣。地点在主祭的新萨满家,费用由其自出。仪式主要是两个萨满跳神,一为新萨满,另一为从别“毛哄”请来的老萨满,后者是师傅。新萨满经过这样跟老萨满学跳3年后,才能成为正式萨满。一般跳四五天,也有跳七八天的。跳前,院内立一棵桦树,屋内立一棵杨树或柳树,因山上的神喜欢桦树,河边的神爱杨柳树。两树之间拉一条麻绳,树枝上挂满参加者献的五色布条。仪式中有:将全“毛哄”的男女老幼集合在两树之间,用狍皮绳把大家紧紧围捆,解开后量绳,如绳子长了,认为“毛哄”人口要增加,否则会发生疾病使人口减少。陈巴尔虎旗地区在羊羔断奶的八月间举行,时间为3天3夜,参加人有时达200多。仪式也主要是跳神。事先在萨满的蒙古包外用162棵树立成9排,成一小树林。届时,所有萨满都参加,但只一主要萨满戴面具。萨满跳神,参加者约二三十人在外围围成一圈,手拉手边唱边摆动身体。第三天停止娱乐,所有人围坐一圈,南留一口,这时萨满脱下法衣,将面具挂在树上。进行过程中,萨满还出钱请一熟悉萨满知识的人替他戴面具,请9个老年人随他唱歌,这9人3天3夜不能回家。这样的集会,每个萨满一生至少举行4次,并对群众每次献供祭物品的品种、数量作出规定;已举行的次数,从萨满戴的法帽角数多少可以看出。费用由当地群众公摊,大家义务献出牛、羊、马等牲畜及集会时所用布、砖茶等物。鄂温克族自治旗举行此会的次数,与上两地不尽相同。

猜你喜欢

  • 米拉尕黑

    东乡族民间叙事长诗。数百年相传不息,影响很大。长诗叙述英雄米拉尕黑与美丽的姑娘麦芝茹的爱情故事。在他们行将结婚时,适逢外敌入侵,米拉尕黑应征入伍,荷戈出征,并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国王以“驸马”高位笼络,

  • 会福总管府

    元朝官署名。为※太禧宗禋院所属4总管府之一。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建大护国仁王寺及昭应宫,立财用规运所。十六年,改为规运总管府。武宗至大元年(1308),改都总管府。旋升会福院。文宗天历元年(1

  • 艾赛提

    1864—1923新疆哈萨克族诗人、音乐家。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既有广大牧民喜闻乐见的口头歌谣,也有饱含战斗激情的叙事长诗。最著名的有《萨里哈与萨曼》、《木马》、《法兰西国王》、《努赫曼与纳合木》

  • 清代驻藏大臣考

    书名。丁实存著。1943年成书。该书取材于《东华录》、《卫藏通志》、《大清会典》、《耆献类徵》、《宣统政纪》、《清史稿》、《筹藏奏牍》等书。概述西藏近300年受中央王朝统治之历史,详论清朝对蒙藏宗教政

  • 肇州蒙古屯田万户府

    见“肇州”(2482页)。

  • 抹灶灰

    旧时门巴族的一种送行仪式。流行于西藏部分门巴族地区。家中有人出门远行,上路前,由父母或其他长辈以食指、无名指醮锅灶烟灰,在出行者胸颈处抹几个黑点,如为儿童则抹在鼻梁上。示意有灶神保佑,可驱恶避邪,旅途

  • 恭坦

    ?—1811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额墨根乌巴什长子。初随父从渥巴锡汗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乾隆三十六年(1771),随渥巴锡汗东返祖邦。次年,袭父爵为札萨克固山巴雅尔图贝子。四十年

  • 俺不罗寨

    西藏地名。即今羊卓地区元明代译称。地在今后藏羊卓雍湖畔,今属浪卡子县境。元为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明时称乌思藏俺不罗寨。洪武十八年(1385),设行都指挥使司,委都指挥佥事司其事。

  • 回民独立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1936年6月红十五军团在绥远边境宁条梁休整时,在抗日游击队的基础上扩编而成。回族干部马青年任师长,欧阳武为政委,李铁民为参谋长。任务为:宣传民族自治、宗教信仰自由、抗日民族

  • 迪姑迭

    1077—1123金武官。亦作迪忽迭。温迪罕(痕)部人。女真族。温迪罕氏。扎古迺孙,胡论水(今活龙河)部长阿胡迭子。年20余代父领谋克。辽天庆四年(1114),攻宁江州,败辽援兵。后在破奚营,败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