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奥米那楞

奥米那楞

萨满的岁时集会。鄂温克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地区,因分散居住,各地举行时间、仪式等不全一致。阿荣旗境内,每年农历四月间举行,故又名“四月会”。全“毛哄”(大家族)的人都参加,请主祭萨满治过病的其地“毛哄”的人也来。其内容:一是老萨满领教新萨满跳神,二是为“毛哄”祈求平安和繁荣。地点在主祭的新萨满家,费用由其自出。仪式主要是两个萨满跳神,一为新萨满,另一为从别“毛哄”请来的老萨满,后者是师傅。新萨满经过这样跟老萨满学跳3年后,才能成为正式萨满。一般跳四五天,也有跳七八天的。跳前,院内立一棵桦树,屋内立一棵杨树或柳树,因山上的神喜欢桦树,河边的神爱杨柳树。两树之间拉一条麻绳,树枝上挂满参加者献的五色布条。仪式中有:将全“毛哄”的男女老幼集合在两树之间,用狍皮绳把大家紧紧围捆,解开后量绳,如绳子长了,认为“毛哄”人口要增加,否则会发生疾病使人口减少。陈巴尔虎旗地区在羊羔断奶的八月间举行,时间为3天3夜,参加人有时达200多。仪式也主要是跳神。事先在萨满的蒙古包外用162棵树立成9排,成一小树林。届时,所有萨满都参加,但只一主要萨满戴面具。萨满跳神,参加者约二三十人在外围围成一圈,手拉手边唱边摆动身体。第三天停止娱乐,所有人围坐一圈,南留一口,这时萨满脱下法衣,将面具挂在树上。进行过程中,萨满还出钱请一熟悉萨满知识的人替他戴面具,请9个老年人随他唱歌,这9人3天3夜不能回家。这样的集会,每个萨满一生至少举行4次,并对群众每次献供祭物品的品种、数量作出规定;已举行的次数,从萨满戴的法帽角数多少可以看出。费用由当地群众公摊,大家义务献出牛、羊、马等牲畜及集会时所用布、砖茶等物。鄂温克族自治旗举行此会的次数,与上两地不尽相同。

猜你喜欢

  • 乾隆帝

    即“弘历”(643页)。

  • 结绳记事

    文字末出现或未被普遍使用以前,人们用以记录数字、事件、或传递信息等的方法。中国古代文献早有记载。《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周易正义》引郑康成注:“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

  • 石瞻

    即“冉瞻”(564页)。

  • 辽城州都督府

    唐置政区名。治所在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乾封元年(666),唐再征高丽,总章元年(668)高丽国亡,唐分其地为九都督府,其为九都督府之一。后废。此前(贞观十九年,645),唐将李绩曾攻拔辽东城

  • 哈玛尔卫

    见“罕麻卫”(1173页)。

  • 苏图克·布格拉汗麻札

    古墓名。又称苏勒坦玛札,位于今新疆阿图什镇郊外。为10世纪喀喇汗王朝苏图克·布格拉汗陵墓。原仅有一拱北,后经阿古柏扩建,增筑礼拜寺和教经堂,气势雄伟。因布格拉汗最早在新疆推广伊斯兰教,故深受教徒崇拜。

  • 松外诸蛮

    西南古族群名。包括松外蛮、河蛮等部。“松外”为古城名(在今四川盐源县南)。泛指唐初居于今盐源以南至云南洱海地区的少数民族,其成分主要为白蛮和乌蛮。据《通典》、《新唐书》等书引录《西洱河风土记》云:该族

  • 党兀班

    ?—1337元朝宗室。蒙古族。孛儿只斤氏。世祖子西平王奥鲁赤曾孙,搠思班子。袭镇西武靖王爵,以吐蕃各地为领地,以朵哥麻思、算木多城为镇西府(在今青海省互助县松多乡)。顺帝后至元三年(1337),吐蕃发

  • 萨都剌

    约1300—1348元代诗人、书画家。又作萨都拉,字天锡,号直斋。“萨都剌”,系阿拉伯语音译,即“安拉赐福”之意。回回人。先世大食(今阿拉伯)人。祖父萨拉布哈与父阿鲁赤于13世纪随蒙古军东来,镇守云、

  • 成都清真学堂

    清末回民学校。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四川成都回族志士马昌华、马馨吾、伍海澄、马义亭等创办。后改为清真小学校。校址在城内永靖街(俗称皇城坝)左侧东鹅寺巷。校舍由马馨吾之曾祖父捐赠。招收回族贫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