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

?—677

唐代铁勒族契苾部著名将领。先辈世为契苾部首领。契苾部易勿施莫贺可汗※契苾歌楞孙,莫贺咄特勒※契苾葛之子。父卒,袭位,时年9岁,号大俟利发。贞观六年(632),与母率部众6千余户附唐,置于甘、凉州间(今甘肃西北),就地置贺兰州,封其弟契苾沙门为刺史,其母为姑臧夫人。后受召入朝,授左领军将军。八年,随凉州都督李大亮征吐谷浑。次年,会战于赤水川(今青海兴海县东南黄河西岸唐乃亥一带),追至突伦川(今新疆且末西),大败吐谷浑可汗伏允,毁其牙帐,俘其妻子而归。以功受诏宿卫北门,检校屯营事,尚临洮县主。十四年(640),以葱山道副大总管与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同率突厥、契苾数万骑伐高昌,平之。十六年(642),受命巡抚旧部、返里省亲。逢契苾部部分首领欲投薛延陀,被挟执至薛延陀首领夷男牙帐。严辞拒绝招降,誓忠唐朝,佩刀东向长安明志:“岂有大唐烈士,受辱蕃庭,天地日月,愿知我心!”(《旧唐书》卷109)并割耳以示不屈。太宗闻悉,以允薛延陀和亲,迎其回京,授右骁卫大将军。十九年(645),任前军总管随太宗征高丽,督战白崖城(今辽阳东北),胜十数倍于己之敌。次年,任昆丘道行军大总管,与阿史那社尔率铁勒13部兵10万讨龟兹,俘龟兹王。二十三年(649),太宗逝世,与阿史那社尔一起,请依本族俗,杀身殉葬,为高宗劝止。永徽二年(651),以弓月道行军大总管统兵8万,讨平西突厥阿史那贺鲁。显庆二年(657),升左骁卫大将军,封郕国公。龙朔元年(661),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征高丽,因漠北铁勒诸部发生骚动,以铁勒道安抚大使,前往漠北,安辑诸部,漠北遂平,擒叶护、特勤等200余人归。乾封元年(666),乘高丽泉盖苏文死,众子争权,又以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征高丽,虏高丽王还,授镇军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徙封凉国公,领右羽林军。仪凤二年(667)卒,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猜你喜欢

  • 蜂筑

    清代云南永昌府葫芦国部落首领。佤族。汉称葫芦王。雍正、乾隆年间人。葫芦国辖今沧源县班洪、班老和与其毗邻的缅甸永邦一带。葫芦国的来历与当地佤族广泛流传的人类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传说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 桑耶寺志

    书名。一般认为此书即《拔协》一书之别称。旧译《桑耶大王柱记》,因该书自桑耶寺殿内太柱下发掘出而得名。参见“拔协”(1362页)。

  • 伯仁

    见“萧惠”(1991页)。

  • 峨昌

    又称莪昌、蛾昌等。元明时对景颇族、阿昌族先民的称谓,即唐以来之※“寻传蛮”。主要散居于澜沧江上游以西到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带。部分由于接受了附近汉、傣民族的经济文化影响,分化为近代的阿昌族;发展比较落后的

  • 阿勒根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阿里根、阿里侃、斡里根。居纳邻河(今吉林省境拉林河)、咸平路(治今辽宁开原县北)梅黑河、曷速馆(即曷苏馆,在今辽宁辽阳市以南的海城、盖县一带)等地。金亡北宋后,有的迁居长城以内

  • 大将军起居注

    书名。十六国时期后赵中大夫傅彪、贾蒲、江轨撰。晋太兴二年(319),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勒,自称大将军、大单于、赵王,建赵国,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建国后,仿两汉、魏晋之制,命撰

  • 才旦夏茸

    藏族学者。青海人。初为僧人。解放后在青海民族学院任教,培养了不少藏学人才。精通藏、梵、汉等语言文字,对佛学、语言学、历史学及书法都有造诣,长于年代学,其《夏琼寺志》、《汉藏辞汇》(上下册)及有关藏传佛

  • 察哈尔八旗

    清代八旗组织之一。以察哈尔蒙古兵丁编立,由中央直辖。镇守京师、驻防参半。察哈尔部为漠南蒙古诸部落中最强盛者,系元朝嫡裔所属。后金天聪九年(1635),林丹汗之子额哲率部降后金。康熙十四年(1675),

  • 丁乍德雷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意为“起誓”。旧时仪式名称。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以南的珞谕地方。凡因偷窃、两性关系引起争端,无确切证据作出判决时,在氏族首领的主持下,当事人双方各备一块木板,木板两端画上太

  • 者乐甸长官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本马龙他郎甸猛摩地,名者岛。洪武(1368—1398)末内附,隶云南布政司。永乐元年(1403),以其地广人稠,乃置者乐甸长官司。治所即今云南镇源县东北恩乐。十八年(1420),长官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