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天宝之战

天宝之战

唐王朝与南诏之间战争。开元年间(713—741),唐玄宗为了与吐蕃争夺洱海地区控制权,支持南诏王皮逻阁统一六诏。皮逻阁统一六诏后,把势力逐渐扩展至滇池地区,与唐王朝发生矛盾。天宝七年(748)皮逻阁卒,子阁逻凤继位。云南郡太守企图以皮逻阁嫡子取代阁逻凤,还在南诏课以重税,并侮辱阁逻凤妻女,上奏阁逻凤有不轨图谋,唐朝积极准备对南诏进行军事征讨。天宝九年(750),南诏发兵攻占姚州,杀张虔陀,并夺取三十二羁縻州。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军进抵曲靖。阁逻凤遣使请和,愿退出所占羁縻州,并说明吐蕃对南诏正“以众相威”和“以利相导”。若不许和,将弃唐归附吐蕃。鲜于仲通扣押南诏来使,自恃兵众,率军直逼洱海。天宝十一年(752),南诏联合吐蕃,大败唐军,史称第一次天宝战争。继鲜于仲通任剑南节度使的杨国忠,一面掩盖失败,一面从各地征兵十万。天宝十三年(754),命李宓率军再征南诏。阁逻凤用计诱唐军深入至太和城。唐军不习水土,疾病流行,不战自溃。南诏发兵击之,唐军“流血成川,积尸壅水”,全军覆没,史称第二次天宝战争。两次天宝战争,使唐王朝损失惨重,近20万官兵“弃之死地,只轮不返”。南诏王阁逻凤始终未忘世代受唐册封、诏赐,立《德化碑》申明被迫而叛,并期有朝一日重新事唐。

猜你喜欢

  • 苏拉

    满语音译,“松散”、“闲散”之意。清代内务府一种定额服役人之称。《吉林外记》载:“移驻(来)京旗苏拉时,[各]分给熟地十五晌……内可分八旗户口之繁,外可联边城巩固之势”。在内务府三旗中,苏拉为“定额服

  • 蓑衣兵

    清末云南片马地区傈僳族人民组织的抗英武装。参见“来墨夺扒”(1052页)、“片马抗英斗争”(372页)。

  • 合剌旭烈兀

    ?—1252察合台汗国第二代汗。又译合剌旭烈。蒙古孛儿只斤氏。※察合台之孙,木阿秃干之子。太宗后乃马真称制元年(1242)察合台死后,因其父战死范延堡功,受命监国。元定宗元年(1246)贵由即蒙古国大

  • 大人

    古代部落首领的称号。汉代匈奴已有之,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呼韩邪单于(又称䤈落尸逐鞮单于)即由匈奴南边八部大人共议所拥立。乌桓、鲜卑各部首领亦称大人,由推举产生。《后汉书·乌

  • 古雷寺

    黄帽派喇嘛庙。藏名“盖丹培吉楞”,意为“黄教兴旺寺”。相传13世纪时桑丹仁青创建。为近代佛教大师喜饶嘉措(1883—1968)出家之寺。规模比文都寺略小,占地45亩。有大经堂、“罗汉庙”等大小佛堂7座

  • 赵国安

    元朝将领。又名帖木儿。蒙古汪古部人。征行大元帅※按竺迩子。世祖至元四年(1267)兄国宝卒,子世荣幼,代袭职,为蒙古汉军元帅,兼文州吐蕃万户府达鲁花赤。后以其兄安边功,进昭勇大将军。十五年,讨擒叛王秃

  • 助译者

    西夏译经者称号。直译相佑助者。辅助主译者译经,分工负责记录、翻译、核定译文、润色词句。在《西夏译经图》中16人分列主译者左右,其中8名僧人有姓名题款,4人为党项人。

  • 仲家

    布依族旧称。相传奉调而来,因身穿重甲,与“仲家”谐音,故名。实为黔地上著民族。详见“布依族”(466页)。

  • 弗鲁讷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库哷讷河卫,并说清代库哷讷河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南百余里,出库哷讷窝集。

  • 色柯寺

    见“广惠寺”(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