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钦茂

大钦茂

?—793

渤海国第三世王。武王※大武艺嫡子。唐开元二十五年(737),父死,以长兄大都利行早卒,继王位。次年,改年号“大兴”。受唐封渤海郡王,仍嗣为左骁卫大将军(一作金吾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即位后,一改其父穷兵之道,偃武修文,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上设辅佐其统治的三省、六部等中枢行政机构,下于境内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设立五京,完善府、州之制。频遣使朝唐,增派人入唐学习盛唐文化,抄回《汉书》、《三国志》、《晋书》、《十六国春秋》和《唐礼》等汉文史籍。先后十余次遣使东聘日本,规模之大,次数之多,居渤海诸王之首。因事唐恭谨,为政有方,境内居民生活安定,唐于宝应元年(762),诏以渤海为国,进封其为国王,加检校太尉。渤海国有“国王”自此始。为适应渤海发展,几次迁都:天宝(742—756)中,由旧国(即敖东城)移都中京显州(治今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天宝末,徙都忽汗河东之上京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贞元(785—805)时,又改都东京(故址一般认为在今吉林省珲春县八连城)。贞元九年(793,一作十年)冬死。因以文治著称,谥文王。在位凡57年,为发展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加强与唐的紧密联系,增进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皆作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 速末水

    古水名。初见于《魏书·勿古传》,《新唐书》“速”作“粟”,或作“涑沫江”。即今第二(北流)松花江。一说粟末水与涑沫江所指有区别,后者包括今第一、二松花江。勿吉、靺鞨族中的粟末部(后称粟末靺鞨),因依此

  • 蒙古房

    清官署名。为中枢机关内阁设立的机构。主要职掌蒙、回、藏等文字的释译。设侍读学士2人、侍读2人、中书16人、帖写中书16人,均由蒙古族充任。凡颁发诰敕、敕赐碑文、匾额、武英殿蒙文书签及各体印文等,皆由其

  • 鄂博实

    即“鄂博什”(2051页)。

  • 刻木棒

    苗族用以刻上原始表意符号的木棒。盛行于贵州东南部地区。有开亲木及巫辞木二种。凡男女结亲,则在开亲木上刻有礼单,表明所索要的白银、骡马、水牛、花布、煮饭用的铜鼎罐、挑妈妈饭的箩筐、鸭、蛋、盐、茶、糖等的

  • 武川镇

    见“六镇”(382页)。

  • 云中川

    地名。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亦称土默川)。周赧王十五年(前300),赵武灵王开拓疆土,北败游牧部落※林胡、※楼烦,占领今呼和浩特平原及大青山一带,设云中郡。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全国为36郡,在此设云中

  • 余忠宣公集

    见“青阳先生文集”(1282页)。

  • 渠阳军

    宋军事辖区。元祐二年(1087)改诚州置。西州兵马及守御民丁。时有溪峒少数民族※杨晟台,乘机攻文村堡。知渠阳军胡由措置无术。各族民众与西融州粟仁催等屯集至万人,湖南各族人民纷起响应。宋廷议废堡砦,撤戍

  • 韩努日

    ?—1895清代循化街子工头人。青海循化(治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清光绪二十年(1894)初,乘老教与新教因缠“达斯达尔”(头巾)方式不同而发生争执之机,暗中支持老教,与支持新教的韩老四

  • 成果

    清朝将领。索伦人。乾隆二十三年(1758),以委章京侦卫拉特功,补侍卫。次年,迁副都统。三十三年(1768),率鄂伦春人300从大学士傅恒征缅甸,进攻老官屯。缅王被迫求和,遂随大军班师。三十八年(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