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盛魁

大盛魁

清代至民国年间蒙古地区著名旅蒙商号之一。与※元盛德、※天义德合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三大号”。创始人山西太谷县人王相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等,康熙(1662—1722年在位)中,曾在费扬古军中任伙夫,服杂役,兼为军队采购生活用品,经营随营贸易,积有资金,遂结成“吉盛堂”,后创立“大盛魁”,逐渐发展为拥有巨额资本的垄断商号。许多地方官吏、蒙古王公、上层喇嘛亦投资入股。初期,总号设在乌里雅苏台(今蒙古扎布哈郎特),后改在归化城,以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为中心,活动于内蒙古西部和外蒙古大部分地区。乾隆(1736—1795)末年至嘉庆(1796—1820)中,还包办了清政府对外蒙古的税收。道光年间(1821—1850),进一步包办了清政府征收驿站的钱款。每年以砖茶、布匹、绸缎、百货日用品等从蒙古、新疆等地换回大量牲畜、毛皮、药材及土特产品,转销内地各省市。京、津、沪、杭、晋、冀、鲁、豫、湖、广等地普遍设有其分号和羊马店、货栈、茶庄、钱庄、票庄、银号、绸缎庄、米面庄等。民国时期还在归化城兴办长途汽车公司、电灯公司等。其从业人员连同雇用的工人、牧民,有六七千人。贸易总额一般年份约在白银1000万两左右。民国初年,由于受外国资本的排挤以及与外蒙古贸易断绝,在激烈的竞争中,归化城总号于民国十八年(1929)停业。

猜你喜欢

  • 沙鲁勒旗

    清阿尔泰乌梁海札萨克旗。乾隆二十七年(1762)置。辖一佐领。隶右翼。昔原有3苏木。旗众操蒙古语。以畜牧业为主。多信仰喇嘛教。驻牧阿尔泰乌梁海。其地今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布土

    参见“土僚”(64页)。

  • 呼伦湖

    见“阔连海子”(2275页)。

  • 察割之乱

    辽代(契丹)初期重大政治事件。察割,即耶律察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四弟耶律安端子,为辽世宗耶律阮的族叔。世宗即位时,淳钦太后不允,将兵抗击,在此两强争斗之时,他见世宗宽厚,乃怂恿其父投附世宗。后世宗确立

  • 曹王

    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皇统二年(1142),已废伪齐皇帝刘豫由蜀王改封;皇统初尚书右丞相萧仲功受封;天德二年(1150),刘彦宗次子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刘筈进封;正隆元年(1156),张通古以司徒致仕,

  • 阿都雀模阶热埃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蓄奴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阿都雀”意为“主人家”,“模阶热埃”意为“用头运送东西”,即劳动的意思。专指苏龙为奴隶主到藏区交换、行猎所服的人役。历时2至4个月。行猎期需备

  • 世里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氏族之一。与大贺、遥辇等氏族合称为三耶律。契丹开国后以耶律为国姓,诸耶律皆为皇族。一说为契丹始兴之地,后于此建祖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是“世没里”、“世里没里”(今译西喇木

  • 囊俏

    布依语音译。亦译“样梭”、“浪俏”、“朗绍”、“朗冒”。汉语称“赶表”。布依族青年男女谈爱找对象之习俗。流行于贵州。多于节日、街日举行。地点在田野、山坡间。开始时一般为集体进行,一群男青年对一群女青年

  • 帕巴拉

    藏语音译,意为“圣天”。明清时期四川昌都地区格鲁派(黄教)最大活佛之称号。明正统二年(1437),宗喀巴弟子喜饶桑波,于昌都建绛巴林寺,后传寺主位于其弟子帕巴拉。自此,该寺寺主即以帕巴拉之名转世承袭。

  • 元太宗

    见“窝阔台”(22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