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彝震

大彝震

?—857

渤海国第十一世王。宣王※大仁秀孙。唐大和四年(830)仁秀死,以嫡孙权知国务。次年,受唐封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渤海国王,改年号咸和。即位后,在其祖父“中兴”的基础上,使“海东盛国”渤海进入鼎盛时期。积极发展境内经济,将熟铜等大批物产运至登州(今山东蓬莱县)与中原进行交换。多次派遣学生入唐学习汉籍经典,传播中原文化,其批数和人数,在渤海诸王中均居首位。一佚名王子以能诗善赋被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赞为:“疆理虽万重,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并屡与唐幽州地方相聘问,厚待幽州使者张建章,张返回后撰有著名信史《渤海记》。又仿唐制最后厘定渤海行政机构和京、府、州、县名称。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之渤海城池宫阙遗址,亦为是时所建。唐文宗称誉他治理渤海“遵礼仪而封部和乐,持法度而渤海宴宁”。大中十一年(857)死,弟大虔晃立。史失记其谥号。

猜你喜欢

  • 鄂罗郭特

    见“兀鲁”(107页)。

  • 洪福源

    1206—1258元代高丽降将。洪氏。麟州(今陕西神木县西北杨家城)都领洪大宣之子。先世为中国人,唐时入高丽,子孙遂贵于三韩,名所城曰唐城。初袭父职为神骑都领。太祖十三年(1218),蒙古军追蒲鲜万奴

  • 厘族

    见“里泼”(1081页)。

  • 宇文节

    唐朝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先世为匈奴茵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隋礼部尚书平昌公宇文㢸孙。贞观(627—649)中,为尚书右丞,明习法令,以干练见称,深得太宗李世民赏识。高宗永徽二年

  • 大头目

    明清时裕固族牧区的最高统治者。明朝政府为其颁发管辖八字墩(今青海祁连县境内)一带草原的敕书。清康熙年间(1662—1722)封为“七族黄番总管”,赐以黄袍马褂和红顶蓝翎帽,世袭相传。掌管该地所有部落,

  • 德昂语音译。为分布在云南潞西等地德昂族的自称。因其妇女筒裙颜色中灰白色明显,故被当地汉族称为“白崩龙”。

  • 牛钮

    ?—1737清朝大臣。满州正白旗人。姓他塔喇氏。初由官学生补工部笔帖式。康熙三十九年(1700),受命监修减水坝。以缓武清县筐儿港水患。补工部主事。五十年(1711),监修引河前崖及减水坝前等各项水利

  • 马兰泰

    清朝大臣。蒙古科尔沁兀鲁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朗素之孙。雍正七年(1729),追叙曾祖※明安随军征战功,进一等恭诚侯,署前锋统领。九年(1731),从征准噶尔,授参赞大臣,于西尔哈昭击退准噶尔军,以功

  • 石砫宣抚司

    见“石砫宣慰司”(457页)。

  • 珠米

    佤语、拉祐语音译。意为“富有者”。解放前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原始公社解体过程中产生的富裕阶层。占有较多的生产与生活资料,但不是所有富裕户都是“珠米”,必须出资先剽相当数量的牛以后,才能得到群众公认。除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