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多尔济

多尔济

①(?—1645)清代蒙古王公。阿巴噶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扬古岱卓哩克图子。号额齐格诺颜。初称阿噜蒙古。隶察哈尔部。后因不堪察哈尔林丹汗侵虐,徙牧漠北克鲁伦河流域依附喀尔喀车臣汗硕垒。天聪二年(1628),与喀喇沁、土默特、鄂尔多斯诸部长击察哈尔部于土默特之赵城。崇德三年(1638),遣台吉绰尔济贡马及貂皮。四年,与同部达尔汗诺颜多尔济归附清朝。五年,遣使贡马。六年,封札萨克多罗卓哩克图郡王,世袭罔替,掌左翼。同年冬,复遣固穆及巴特玛迈济吉贡驼马牛羊。 ②(?—1646)清代蒙古王公。乌珠穆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九世孙,翁衮都喇尔子。初附属察哈尔部,号车臣济农。为避察哈尔林丹汗侵扰,往依喀尔喀车臣汗硕垒。天聪二年(1628),察哈尔被平定后,与硕垒向后金纳贡。崇德二年(1637),率台吉奇塔特等附清。三年二月,率众从征喀尔喀部。六年(1641)正月,遣使献雕鞍和马。同年(一说七年),封札萨克和硕亲王,留车臣号。顺治三年(1646),掌乌珠穆沁左翼(一作右翼)。遣属部达喇海随军征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旋卒。 ③(?—1648)清初大臣。蒙古族。科尔沁兀鲁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天命七年(1622),随父※明安归附努尔哈赤,授备御,尚公主为额驸。天命十一年(1626),从征札鲁特、栋奎、克什克腾诸部和朝鲜,皆有战功。天聪五年(1631),后金始设六部,任刑部承政,专理蒙古事。八年(1634),随皇太极征明,攻大同,受命领中军,大败明总兵曹文诏。崇德二年(1637),授内大臣,参预议政。四年,随郑亲王济尔哈朗攻锦州。六年,随皇太极征明,设伏败明军于杏山。后以明总兵曹变蛟夜犯御营,不能御,被议罪。后进一等梅勒章京。顺治二年(1645),进三等昂邦章京。四年,改任三等总管。五年卒。 ④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达赖巴图尔。博尔济吉特氏。固始汗占领西藏后,为青海和硕特右翼首领。曾助兄达延鄂齐尔汗管理西藏政务,屡遣使向清廷纳贡。清顺治十一年(1654),固始汗卒,清廷遣官致祭。他派人进京致谢,并请设驿于西宁东以便贡使往返。康熙十四年(1675),当青海诸台吉乘王辅臣叛乱举兵犯河西等地时,复受达赖喇嘛使传谕,戢部众。继以兵备御准噶尔部噶尔丹对青海的进犯。十八年(1679),准噶尔部楚琥尔乌巴什子罕都及其属额尔德尼和硕齐为避噶尔丹乱,窜入漠南蒙古劫乌拉特达里台吉等人畜,清廷令“察归所掠”。他以罕都等为噶尔丹属,谏言不便拒。旋卒。为青海扎萨克贝勒朋素克旺扎勒、达什车凌、台吉伊什多勒扎布3旗祖。

猜你喜欢

  • 舒保

    ?—1864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姓舒穆鲁氏。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护军补护军校。咸丰四年(1854),以护军参领随僧格林沁镇压连镇捻军起义,赏加副都统衔。五年,大小28战,水陆用命,而所率马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左翼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札布噶河源。东至烘乌,接本部右翼后旗界;西至膏林塔拉,接本部中后旗界;南至莫霍尔噶顺,接军台及本部右翼右后旗界;北至哈喇乌苏,接本部中左旗界。有佐领2。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旗主

  • 杨玄

    ?—429后仇池国君主。字黄眉。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盛长子。南朝宋永初三年(422),被武帝刘裕封为武都王世子,加号前将军。元嘉二年(425),父卒。继位。自称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大

  • 夷不堇

    见“耶律宗真”(1315页)。

  • 三宣六慰

    明代滇西南九个重要土司的总称。“三宣”指陇川、南甸、干崖三宣抚司。“六慰”指缅甸、孟养、八百大甸、车里、木邦、老挝六宣慰使司。先后置于洪武十九年(1386)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之间。参见各条。

  • 兀者讨温千户所

    见“兀者托温千户所”(112页)。

  • 台郎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太兰卫,并说清代太兰冈与兴京(今辽宁省新宾县西三十里老城)相近,清太祖努尔哈赤1585年败浑河诸部兵于此。

  • 布尔罕王朝

    政权名。12世纪中期※喀喇汗王朝统治衰弱,宗教和地方势力发展,拥有“萨德尔·贾罕”(意为“世界之柱”)称号的世袭宗教家族出现于布哈拉,为一政治实体,具有“贵族城邦共和国”性质,史称“布尔罕王朝”。奠基

  • 彰宝

    ?—1777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鄂谟托氏。乾隆十三年(1748),由翻译举人授内阁中书。三十年(1765),累官山西巡抚,与直隶总督方观承会勘察哈尔右翼牧场余地,属山西丰镇厅可耕者2万3千余顷。

  • 张永贞

    近代伊斯兰教写经书法家。天津市人。回族。清末民初人。精通《古兰经》及阿拉伯文。曾为天津南大寺阿訇。研习阿拉伯文书法,博采众长,融毛笔、改兰书法为一体,独具风格。以笔划钟秀、搭挡巧妙、体势均衡、技艺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