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夏克刀登

夏克刀登

1898—1960

德格第十九代土司的大管家夏克·扎西郎加之子。因土司家内讧受牵连,幼年逃至西藏,进西藏贵族学校就读。1922年至昌都任藏军小头目。1930年袭任德格第二十一代土司的大管家。1933年入赘玉隆大头人家,旋嗣该头人职位,权势益重。1935年联合西康各土司头人,提出赶走国民党军阀刘文辉,建立西康藏族自治区的主张。1936年春,率僧兵阻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部队,受伤被俘,受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感召和朱德的亲自教诲,思想大变,成立中华苏维埃甘孜博巴政府时,被选为副主席,为支援红军北上抗日,废除当地的土司制度作出努力。中国西北解放后,与格达活佛等一起,率先派代表冲破国民党驻军的封锁,与朱德等取得联系。1950年3月起,先后任康定军管会副主任、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协、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协副主席、甘孜藏族自治州副州长等职。为支援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加强藏族内部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推进今四川省藏族地区的改革和建设事业,作了大量工作。1960年4月2日病逝于成都。

猜你喜欢

  • 戛莫丁

    苗族亲属称谓。苗语音译,相当于汉语“老表”。贵州台江等地苗族以此称表示姑舅表兄弟姐妹(即与表兄弟之间和表姐妹之间)亲属关系或婚姻关系。亦泛指男女情人关系或男青年之间、女青年之间的关系。此称谓源于姑舅表

  • 塔湾舍利塔

    见“无垢净光舍利塔” (245页)。

  • 乌兰乌苏额鲁特

    清代蒙古部落分支名。一称喀尔喀额鲁特。居于鄂尔坤河流域乌兰乌苏额鲁特人的总称。有二札萨克旗,乾隆二十六年(1761)自推河移驻,隶喀尔喀赛音诺颜部齐齐尔里克盟。详见“额鲁特旗”(2535页)、“额鲁特

  • 老哈河

    见“土河”(63页)。

  • 乙旃

    鲜卑姓氏之一。以部为氏。依附鲜卑乞伏氏,同居高平川(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苑川(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一带。随同乞伏国仁起兵。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乞伏国仁自称大单于,建西秦,该部乙旃

  • 夫差

    ?—前473春秋末年吴国国君。吴王※阖闾之子。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父卒,继位。为报越国杀父之仇,日夜练兵,强化军事力量。二十六年(前494),兴兵伐越,于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大败越军,困越王

  • 广宁路

    见“广宁府路”(133页)。

  • 壬午之变

    清对明之战。崇德七年(1642)十月,清朝为消耗明朝国力,夺取财物,以战养战,命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内大臣图尔格为副将军,统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24固山额真,约5万余人,合外藩察哈尔、喀

  • 兀狄哈

    见“窝集部”(2297页)。

  • 卫拉特

    蒙古族一支,漠西蒙古诸部总称。蒙古族oirad的汉译,蒙元时期译为斡亦刺、外剌、外剌歹,明代译为瓦剌,清代译为卫拉特等。汉语“亲近”之意,常引申为“近亲者”、“邻近者”、“同盟者”。一说意为“林木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