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圣乐舞

圣乐舞

唐代南诏舞乐名。表演者衣南诏特有服装,戴黑色头囊(高帽),系金佉苴(金腰带),数十人手持孔雀尾之类长羽毛翩翩起舞;乐者演奏“南诏奉圣乐”。唐贞元十六年(800),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遣子寻阁劝等入朝,进献“圣乐舞”,德宗于宫内麟德殿观之。颇受赞誉。

猜你喜欢

  • 龙州军民指挥使司

    明代四川地方土司官署名。参见“松潘等处安抚司”(1298页)。

  • 戎蛮

    古族名。参见“蛮氏之戎”(2273页)。

  • 玛鲁克

    珞巴族巴达姆方言音译,意为“迎亲战斗”。珞巴族婚姻仪式之一。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墨脱以南的珞瑜地方。在比较富有的家庭联姻时,男女双方选定结婚日期后,由男方全副武装的男子背着大米、酒和各种肉类,向女方家进发

  • 色珠伦卫

    见“札木哈卫”(434页)、“写猪洛卫”(425页)。

  •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寺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旧城北门外。相传建于明初。实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经乾隆、同治、光绪、民国年间多次重修和扩建。占地4000平方米。寺正门除阿拉伯文题名外,还悬有

  • 蒙古字学

    元代专习蒙古文字的学校。世祖至元六年(1269)颁行八思巴制蒙古新字后,于诸路置蒙古字学。由中书省定学制颁行。选诸路府官子弟入学受业,路2人,府、州各1人,亦择优选民间子弟入学,上路30人,下路25人

  • 伊斯哈克拜克

    1902—1949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领导人之一。又译伊斯哈克伯克,全名伊斯哈克拜克·穆依诺夫。新疆乌恰县人,柯尔克孜族。幼时就学于经文学校。16岁被荐举为部落伯克。1925年应募至边卡

  • 珠勒都斯

    即“裕勒都斯”(2304页)。

  • 允祜

    1680—1730清宗室。满洲镶白。爱新觉罗氏。※康熙帝第七子,※雍正帝之弟。康熙三十五年(1696),随军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三十七年(1698),封多罗贝勒。四十八年(1709),晋封多罗淳群郡王。

  • 正吉·泽登罗布

    清代康定炉霍尔土司,又名德瓦夏巴。藏族。管理康区十三寺之一炉霍寿寺,委任其弟青则罗桑克珠为寺主,并为该寺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称为“青则罗桑克珠规章”。更寺名为霍尔章古寺,旋改为寿灵寺。与土司联为一体,